1. 兵之胜在于选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孙膑
2.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3. 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见胜如见日月。其错胜也,如以水胜火。
5. 知士可信,毋令人离之。必胜乃战,毋令人知之。——孙膑
7. 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
8. 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孙膑
9. 势便地利xxx自退。所谓善战者,便势利地者也。——孙膑
11.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14. 夫权者,所以聚众也。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谋者,所以令敌无备也。诈者,所以困敌也。——孙膑
17. 形者,皆以共胜胜者也。以一形之胜胜万形,不可。所以制形壹也,所以胜不可壹也。——孙膑
19.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乱而取之,实而备之,怒而挠之。
20. 威王问:"令民素听,奈何?"孙子曰:"素信。"。——孙膑
21. 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不忠于王,不敢用其兵。不信于赏,百生(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生(姓)弗畏。——孙膑
22. 见胜如见日月。其错胜也,如以水胜火。——孙膑
23.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4. 足以静为动奇,佚为劳奇,饱为饥奇,治为乱奇,众为寡奇。——孙膑
25.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26.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28. 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
29. 代兴代废,四时是也。有胜有不胜,五行是也。——孙膑
30.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31. 故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孙膑
33. 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奇正无穷,分也。分之以奇数,制之以五行,斗之以形名。——孙膑
34. 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孙膑
37.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38. 发而为正,其未发者奇也。奇发而不报,则胜矣。有余奇者,过胜者也。——孙膑
40.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41. 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孙膑
42. 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顶情略七斗,风林山火海。
43.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44. 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孙膑
46. 赏未行,罚未用,而民听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孙膑
47. 故战势,胜者益之,败者代之,劳者息之,饥者食之。——孙膑
49. "知天""知地""内得其民之心,外知其敌之情"——孙膑
50. 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孙膑
51. 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徙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饯,务在延气。——孙膑
52. 故战势,大阵断,小阵解。后不得乘前,前不得然后。进者有道出,退者有道入。——孙膑
56. 故圣人以万物之胜胜万物,故其胜不屈。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孙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