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诚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连词,表假设,意思是如果)
3. 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形容词)以伤先帝之明(英明,圣明,形容词)
5. 以以数谏故(因为)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祭以尉首(用)蕲以东(表时间方位的界限)杀之以应陈涉(来)
6.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
8. 先帝知臣谨慎古义:严谨而慎重;今义:小心慎重
9. 慕(1)仰慕(益慕圣贤之道)(2)羡慕(略无慕艳意)
11. 朝:⑴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⑵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见⑶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⑷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āo)
12. (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14. 患:(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15. 色:(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3)颜色(课外)
16. 驽钝形容词作名词:驽:劣马 钝:不锋利的刀。这里指平庸的才能,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
17.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18.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19. 美:⑴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⑵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这里的意思是俊美。)
24. 正赶上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
25.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奔走效劳;今义:速度快
28. 将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项燕为楚将(将领)
29. 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31. 质:(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32. 将军身披坚执锐古义:亲身,亲自;今义:身体
33. 猥自枉屈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今义:卑鄙下流
35. 皆指目陈胜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指: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指指着。
36. 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也",表判断语气。 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37. 当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正在)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当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
38. 于:⑴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⑵能谤讥于市朝(在)⑶皆以美于徐公(比)
39. 行然后施行(做,执行,动词)性行淑均(品德,品行,名词)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这里指军队,名词)
40. 名词作动词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44.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做动词。亲,亲近。远,疏远。
45. 令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命令)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47.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48. 卒中往往语古义:处处,到处;今义:常常,经常
50.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因此 今义: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52. 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54. 借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借给,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58. 尝与人佣耕古义:曾经;今义:品尝事物的味道
59. "孰"通"熟":仔细。例如:徐公来,孰视之。
61. 乃丹书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书:名词作动词,书写
63. 于还于旧都(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苟全性命于乱世(在)
64.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5.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67. 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以光先帝遗德。(连词,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于)受命以来。(表限定)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因为)咨臣以当世之事(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为 )(用来)
69. 等等死,死国可乎(同样)公等遇雨(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数量多)
71. 省略句 (1)省略主语:对曰:"小信未孚,民弗从也。"(省略了主语"曹刿"。)(2)省略宾语:必以分人。(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必以之分人。")(3)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面省略了动词"鼓"。"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72. 之:⑴齐国之美丽者也(的)⑵问之(代词,他)⑶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⑷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取消句子独立性)⑸孰视之(代词,指徐公)⑹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⑺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⑻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⑼臣之妻私臣(的)⑽王之蔽甚矣(不翻译)⑾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⑿数月之后(不译)⒀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73. 有若有作奸犯科(有,与"无"相对,动词。下文"有所广益"中"有"同此)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用来连接整数与零数,数词)
77. "受"通"授",给予、付予。例如:闻寡人之耳着,受下赏。
78. 于:⑴受地于先王(从)⑵仓鹰击于殿上(到)⑶请广于君(给)
79.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十分憎恨
80. 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而,可是,转折连词)然后施行(这样,指示代词)
81. 一豆羹(豆)古义: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子
82.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83. (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使他们恼怒,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那些士兵。
84. 所以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原因,...的原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以所,用这些来)
86.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89. 夜篝火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修饰动词。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的火,指鬼火。
90. 欲广故数言欲亡(想,想要)从民欲也(欲望,愿望)
91.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92. 会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97. 陟罚臧否。臧否:形容词做动词,评论人物好坏。
98. 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
99. 之:(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代词,指书 (走送之)(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5)代词,抄书,宾语前置(弗之怠)(6)结构助词,的(益慕圣贤之道;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1.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陇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102.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名词作动词,长草木(暗指荒凉)五月:名词作状语,在五月
103. 怒:⑴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发怒)⑵怀怒未发(怒气)
105. 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副词)临表涕零(面对。动词)
106. 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08. 徒:⑴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⑵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