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鹰,从小跟一群鸡一起长大,主人要放飞它,可怎么诱惑,怎么打骂,它就是飞不起来。主人很失望,说:"我白养了一只鹰,扔了吧。"主人把这只鹰带到悬崖边,像扔一只小鸡一样扔下悬崖。小鹰在极速下坠的过程中扑棱翅膀,在坠地之前竟飞了起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鹰以为它和小鸡一样,翅膀是没用的。而当危险骤然降临,潜意识中的挣扎竟意外的发现自己会飞翔。这很向我们的生活,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按既定的规则生活着、工作着,习惯于墨守陈规,认为一切都是如此,一切都难以改变,从而忘记自己可能也是可以飞翔的。无独有偶,听说的一件事,颇像这只鹰一样的故事。
说一个摔跤很不错的运动员,一次夜出晚归,遇到一个身材并不高大的流氓抢劫,运动员想自己有一身好的摔跤本领,便毫无惧色的和流氓交手了,一番打斗的结果是运动员受伤倒地,而小流氓得手而逃。后来问他为是么空有一身本领反被小流氓打败?他说他按照摔跤的做法老是想抱住流氓后狠狠的摔他,但流氓则东躲西藏,上窜下跳,几个回合他就受伤了。这名运动员输就输在他的摔跤经验上,按习惯总是要抱住对手,殊不知对付的人却发生了变化,自己却不知因人而变。由此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都生活在种种思维定势里,活在日复一日的不变之中。而我们的时代是千变万化、迅猛发展的。在这个时代,如果徒有羡鱼之情,不退而结网,成天患得患失,不肯躬身实践,那肯定必遭冷落和淘汰的。俗话说:"感叹是弱者,行动是强者。"但留意我们身边的人就不难发现,牢骚太盛者居多,好些人总以为自己是怀才不遇,或觉得是生不逢时。他们真的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吗?大谬不然也!现在是经济战国年代,大家无需有"士恨不生战国"的虚叹。只要我们肯干,敢于行动,下海经商、为官从政、著书立说、发明创造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实现价值、彰显能力的好路子。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注定都是要做平凡人的,在平凡的人生里,怎样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程度的有意义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应该好好追问的话题。
第一,你认识自己吗?古人云:"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有人又说:"人们常能明察秋毫却不能自顾其睫。"这些说明人要认识自己确实很困难。虽然大家都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人都会有以为自己是对的倾向。所以,即使是明明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事,也会找若干的托辞来为自己辩解。一个人能做多少事多大的事,不完全取决于他的聪明才智,更不完全因为一两次偶然机会的作用,而在于你能否认清自己的知识、能力,能否找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现在经常提及核心竞争力,对一个人而言,同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即你应当认识自己与别人相比到底有什么是别人不可替代的,认清了,那你在优势上做足文章,扬长避短,就一定会做出令你自己都吃惊的事业来。
第二,你是否想改变现状?人们常会用"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这样的借口麻醉自己,认为安于现状就是能知足常乐。其实想改变现状和欲望无法满足完全是两码事,虽然二者之间有联系。欲望总是自私自利的,而改变现状则不一定,比如,教不好书的老师,想尽量的教好学生不至于完全是自私的吧?医生想尽量多的医治病患总不至于完全为了一己私利吧?做官的想出政绩、出好政绩总有捞取政治资本的嫌疑,但真是出好了政绩总是百姓的福祉。所以,想改变现状几乎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想的,即使是一个沿街乞讨的小乞丐他也想多讨要一点,更何况是一群生活在正常生活轨道上的人,只是有时大家不愿承认罢了。所以,这里要追问的是:你是不是因为想改变现状而不得时怨天尤人?倘若是这样的话,你就还停留在"感叹者"的层面上。如果认识到自己还是个感叹者,就该思考另一个问题了:你为改变现状有采取行动的信心和勇气吗?自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连你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行还会有谁认为你行呢?怎么证明自己行呢?在采取具体行动的坚韧的意志和果断的气魄里。
第三,你的行动是否有效?行动首要的是排除干扰。人确定目标并不难,难就难在排除各种各样的干扰,面对权钱名利的诱惑,你是否保有平常心?是否能宠辱不惊的坦然面对?是否能坚定心中恒定的目标?如果这些回答都是肯定的,那就只需要在具体行动中的坚持了,把简单的事长久的坚持着做下去,任何时候都不要寄希望于一蹴而就,千万不可急功近利。正如有人说的那样: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坚持着做。倘能如此,何愁成功遥遥无期?
你认识自己吗?万不可像那只小鹰一样不认识自己,也不可像那名运动员一样固守陈规。打破常规才能推陈出新。有了好的想法,有了新的思考,就要勇敢的采取行动,大胆的去尝试,坚韧的去克服困难。作为有理性思维的人何必等到压力来临时才去激发潜能呢?况且,社会的稳定给我们带来的良好秩序常常让我们安享着既有的富足和安逸,而这恰恰又是陷阱——习惯力量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