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着几场柔暖的春雨,蔷薇悄无声息地从绿叶间探出头来,衬着浅空浮云,从零星开成盛事,直到花谢绿窗前。
期待一场蔷薇的盛放——想象中,耐寒的它从寒冬开始蓄积力量,从惊蛰时节次第绽放,花期持续到盛夏初秋,三季时光,四季变换,为人们带来长久的美好。
据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中记载,蔷薇属植物分为蔷薇、玫瑰、刺蘼、月季、木香5类记载。
蔷薇在中国已有2000年的栽培史,而蔷薇、玫瑰、月季虽同为蔷薇科蔷薇属,实则各有区别——而在英文中统一都被称为Rose,故而很多人将月季误认为玫瑰。
1804年开始拿破仑的皇后约瑟芬将月季引入蔷薇花园,并将中国古老月季与欧洲蔷薇杂交培育,成为了后来欧洲月季。
所以——重点来了,我们平时看到的花店里的玫瑰,其实是经过数百年改良的现代月季,而真正的玫瑰,是我们食用玫瑰饼和玫瑰茶以及香料和精油的原料。
再回到我们的蔷薇,它多以观赏为主,相比月季的秾艳娇俏和玫瑰的香醇可人,它似乎更加低调。
蔷薇花不像月季那样朵朵傲人,层层捧出,也不如玫瑰(现代月季)那样明艳动人,花瓣的形态也非翻卷得意,没有丝绒般高贵的质感,看起来是那样单薄。
即使性格来说,蔷薇都是温和怯懦的,玫瑰和月季胜在一丛一丛,而蔷薇都是一墙一架,好像柔弱无骨。
玫瑰有着尖利众多的排刺,月季有隐约锋利的倒刺,而蔷薇则少刺。
蔷薇的美貌似没有攻击性,也少了别人所看重的个性,实则蔷薇有它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本草纲目》有"墙蘼"条,注解为"蔷蘼"或"墙薇",释名"蔷薇"。
相比同种属的姐妹,蔷薇少了尖利的刺,又无强韧的茎,故而依靠墙壁花架等生长,而且它是团队作战,花朵不那么大,也不会因为太醒目而成为"猎艳者"的目标。
这便是蔷薇的生存之道,也是它的高明之处,遮掩锋芒,柔软的智慧。
但蔷薇的美好依然无法遮掩,风过无声,雨过无痕——那一低头的娇羞,早已征服了众人。
它从不因天生丽质而骄矜自傲,也不因不能艳冠群芳而卑微绝望,它就那样自在闲适、与世无争地绽放,像极了隐者的模样。
蔷薇虽看似柔弱,却努力生存,开出独属于自己的灿烂。
蔷薇花开,在某个转角处、或者某次抬头时,忽然偶遇的一场春天的盛大和美好、一次视觉的盛宴和惊喜。
明《群芳谱》曰:"蔷薇有朱蔷薇、荷花蔷薇、刺梅堆、五色蔷薇、黄蔷薇、淡黄蔷薇、鹅黄蔷薇、白蔷薇,又鹅黑者、肉红者、粉红者、四出者、重瓣厚叠者、长沙千叶者......。"
野客、雪白、粉红、宝相、金钵盂、佛见笑,它的名字读来都是那样口齿生香,就像它的色彩——据说蔷薇具有七彩色谱除了蓝色的一切颜色,让人惊异。
蔷薇的香气和美妙,轻松就能成赋予人们一个丰厚的花季和想象。
高骈的"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波映衬、微风轻拂,是初夏的蔷薇,满架沁人心脾,满院幽香之气,让人如痴如醉。
李清照的"春残何事苦思乡,蔷薇风细一帘香",它是春残思乡的慰藉,香气淡化了诗人客居漂泊的痛楚,虽怨虽叹,却仍存一丝苦涩后的幸然回甘。
李商隐的"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春暮消瘦,碧鹦鹉和红蔷薇,映衬一园的空寂,浓烈的色彩映衬着内心的寥落,虽一字未现,却处处可见——不得不说是一种高妙的手法,同时也是深情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