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有"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景,夏天是"听取蛙声一片"的畅快,
秋天是"枫叶红于二月花"静美,冬天是"飞雪迎春到"的欣喜。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曾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写景容易,将情景同感情结合起来就难了。但唐朝人的送别诗写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动人心怀。
今天,我们来欣赏十首唐代送别诗,感受唐人送别的依依情绪。
李白与孟浩然交情匪浅,他曾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虽然孟浩然长李白十二岁,可这不并妨碍他们结为忘年之交。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李白亲来送行。
当孟浩然的小舟远去,李白望着浩渺的长江,久久没有回过神来,诗词君觉得,所有的深情的语句,都抵不过李白此时的默然怅望。
诗人与友人在扬州(淮上)分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两人即将各奔西东,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句"君向潇湘我向秦"将两个人分道扬镳、各自远去的画面描绘在读者眼前,令人身临其境。这世上,同来何事不同归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孟浩然友人杜晃要离开荆地到东吴,孟浩然为友人杜晃送行而写下此首送别诗。
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
此诗最后一句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只要两个朋友的心在一起,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在你身边一样。如此,乐观豁达,真叫人欣赏。
高适送别董大时,正是冬天,大雪纷飞。寒冷的天气并没有让离别更加忧愁,高适反而安慰朋友: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认识你呢?
离别多是悲伤的,但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我如果是董大,此时,一定宽慰不少。
王昌龄和朋友辛渐相聚后又再次分离。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这孤影就如同写自己此时孤寂的心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传诵的名句,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不舍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岑参是边塞诗人,历来是豪迈慷慨的,但这首送别诗却写得含蓄隽永,感动人心。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李白写诗一向恢弘大气,想象力丰富,擅于运用典故,可这首诗却十分清新。诗中直直地写汪伦来送别自己的情景。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后两句形容汪伦对自己的情谊时,运用桃潭水的深来对比汪伦情意的深厚,化有形为无形,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友人即将要去边疆赴任,王维来送别友人。早晨的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旁的柳树也被洗刷一新。
面对朋友的离去,王维说:我们再饮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我这老朋友了。一杯酒中,蕴含着多少深沉的情感呢?
诗人铺写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
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所有的写景,在最后一句归于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怅惘无限。
高明的诗人最能将情感与景物相结合,达到动人心魂的效果,这10首送别诗就是如此,哪一首最能打动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