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轶诗),秋褪去秋天的哲理句子了夏的青涩,多了几分浪漫与成熟。
陆游云"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宋·陆游《闲适》)秋天的哲理句子;王维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秋日,最入眼的是高蓝的万里天幕,空气明净、透亮,天,蓝得快要滴出水来,如果让画家着色,肯定是用钴蓝。极目远眺,长空澄碧如洗,原野空旷明朗,让人心旷神怡。黄昏,晚霞也改变了它的色彩,更红、更亮,变得愈加凝重,具有了"金"的色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澄澈而高远的天空,有诗意,更有深邃的哲理。看那只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大展宏图。它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这是何等壮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你望着,读着,心便简约而清爽。蓝汪汪的心田里,便盛开出朵朵洁白的云莲花。
"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宋·谢逸《渔家傲》)。
粼粼秋水干净澄澈,倒映着秋的身影和神韵;大片红蓼在柔柔的秋阳下,开着密密麻麻的浅红色蓼花,微风里荡漾着一波一波红晕的涟漪,如梦似幻,如细致入微的工笔"清秋图"。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萋萋"(唐·白居易《竹枝词》)。
让人生出钟情自然的许多遐思。哗啦啦的水声,清脆、干练,有着金属敲击般的内质。此时,可以坐下来静静地看着,仿佛那条溪,那些在水面旋转漂流的落叶,从来不曾流走;水底岁月的泥沙,也从来不曾改变;当年的孔子,不也是站在这样一条溪流边,看到过如我眼前的溪流、落叶、泥沙吗秋天的哲理句子?流水如斯,落叶如斯,人生如斯。
"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宋·陆游《烟波即事》);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元·徐再思《普天乐·西山夕照》)
水湄的芦苇则脱掉萋萋碧绿的装扮,换成金黄或绛红色,在飒飒秋风里,摇曳成大片迷人的雪白芦花。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宋·黄庚《江村即事》)。
芦花深处的"伊人"穿越千年时空,依然深藏在现代人的日子里。秋水、芦花、红蓼,缠绵成一幅印象派的画,令人泯然忘俗。
一个"飒"字定位秋雨,可谓传神。意趣十足的落几场秋雨,冷暖熏染,不温不和,不卑不亢。秋雨里微风抚微云,如同闺阁女子剪不断的心绪,缠绵而略带感伤;让人心生惆怅,便有了悲愁的意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这正是秋日烟雨中的感觉,湿与冷,愁与苦,像披上了一层苍凉的薄纱,让秋日的寂寞,成为秋叶零落的沉思。撑一把伞,吹着微风,轻雾白纱般笼罩了绵绵秋雨,笼罩了雨中的行人;愁绪万千,催生诗意:"梧桐落,蓼花秋"(五代·冯延巳 《芳草渡》),心境与思绪也变得旷然起来。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凋"(宋·赵成德《红叶》)。
丹枫欲燃,红叶耐霜。秋风,是一支巨大的画笔;秋雨,是一盒多彩的颜料。风蘸着雨,把枫树涂成火红,把银杏涂得金黄,秋叶靓丽了这个多彩的季节。大自然嫣然一笑,化作了暖意融融的画笔,随意涂抹了几笔:黄绿,浅红、猩红,赭黄,深褐……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宋·杨万里《秋山秋雨蚤作有叹》)。
画出一叶叶金黄,繁星点点;绘出一树树艳丽,明灿灿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秋日,就是一幅五彩斑斓的水彩画。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红叶飘飞,如火如荼;苍树云海,斜阳暮鸦;夕阳与红叶相映成趣的秋日画卷,在红红黄黄的深邃中,展现出秋的清雅动人、独具风韵的无穷魅力。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秋日里,被深深吸引住的不仅仅是那纷纷扬扬的红叶黄叶,还有那浓浓的桂花香,更有寒冷深秋里菊花的一抹亮色。菊,凌霜而开,一朵朵、一丛丛、一簇簇,铺天盖地。或团团簇簇,或一枝独秀,在秋风中摇曳着浅浅的暖意,在夕阳下飘散着淡淡的花香,灿烂着整个秋天。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忆起这咏菊的千古绝句,想到一个女子,宋代,一个被誉为"菊花女神"的女子。似乎看到了秋风中她那孤傲凝霜的纤弱背影,在颠沛流离的后半生,依然在寂寞孤独中向往着清新高雅的美好。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
这幅东篱采菊的肖像写意,成了一句千年绝唱,成就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气度,一种彻悟的人生真谛。与菊相伴的还有躲在篱笆上几朵红红蓝蓝的牵牛花。比起篱笆上的黄的丝瓜花、白的葫芦花,牵牛花更像小喇叭,清风里这些彩色的小喇叭,吹响了秋天里委婉而动听的歌谣。
秋日的天籁之音莫过于草虫的低吟浅唱了。清晨或黄昏,清风瑟瑟、月儿斜挂天际,田野豆花下,树底下,农家小院的墙缝间,秋虫躲在草丛或旮旯里,动情地吟唱:"唧唧"、"吱吱"、"嗤嗤"。远远近近、徐徐疾疾,唱得静谧深沉,唱得洋洋洒洒;时而响亮而清澈,时而深情而婉转。这支不绝如缕的小夜曲,展现了生命的律动之美。
聆听秋虫轻声絮语,让人感觉到悠悠乡韵乡愁,便有了远古的诗意,仿佛吟唱的依然还是《诗经》里躲在床下的那只蟋蟀。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唐·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抬头看,征雁行行,长鸣碧空;云聚云散,缓缓飘移;如读一首秋日小令。翻开秋日这卷恬静、清新、淡远的诗书,字字那么美,句句醉人心,你便再也不忍合上……
朱少华,莒南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喜欢写作。教学论文、散文随笔、诗歌、剪纸等作品,散见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在征文及网络文学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