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的花朵。
5. 旁借即非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不是相似,而是其它关系
6. 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8.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
9. 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0. 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11. 所谓"符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中国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画则重在写实。
12. 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16. 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17. 喻借,即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是相似。
18. 课文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怎样理解这句话?
20. 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21.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2. 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3. 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24. 紫藤萝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25. 状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嵇康《琴赋》
26. 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27.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29. 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