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轮复习(基础复习):夯实基础,稳步推进。时间从9月份到春节,大约4个半月时间。虽用时较长,但任务重内容多,学生需要复习必修加选修共5本教材,每本书大约只有1个月的复习时间,
这是高三复习非常关键的时期。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应试能力才不会是空中楼阁。
措施有:进行知识建构:课改后的高考要求必须重视知识建构,又因时间紧任务重,课下完成,课上展示交流。教师的讲不要面面俱到:放在完善学生的学科框架上、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的突破上、答题技巧的渗透上。课堂随时提问、默写,检查学生落实知识状况。编印单元过关题,及时测试学生某阶段的学习状况。
2、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时间从2月份到4月份,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
具体来讲:从宏观上构建知识体系,也就是线索型甚至是不同单元整合型的,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分,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整合知识。要通过典型案例强化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训练中老师给予学生系统的学法指导,基本要求是:①客观题要求学生用好排除法,先排除"错误项",后排除"无关项"。②解答主观题要A、语言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B、答案要要点化,避免重复回答;C、一定要用学科语言;D、观点和材料一定要有机统一,避免观点材料两张皮。F、卷面要整洁、干净,字迹清楚。
3、三轮复习(热点复习):时间从4月底至5月中旬,结合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依托教材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各角度分析;通过模拟训练,强化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4、考前回归:5月底6月初,最后两周继续进行高考文综模拟训练及回归课本。一方面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另一方面通过实战模拟训练,适应高考,总结备考经验,培养高考自信心。
1、强化学生的高三意识,让学生明确复习时间的紧迫性。在每一轮复习、每一阶段复习之前都将阶段复习计划告知学生,并明确提出要求。一方面让学生对整个高三的复习情况有一个整体感知,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复习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让学生目标明确,用心经营好每个过程。
2、学案与教辅用书相互补充。学案突出网络建构、情境下的重点难点易错易误点突破、热点渗透及典例。
3、做好帮优扶困工作。老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严格要求学生、管理学生,通过作业批改特别是面批、课堂提问等环节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问题,及时鼓励学生,警示学生。
4、学科测试安排。一般来讲,教学进度紧,测试不一定多,但做一次就要起到促进学生知识落实与解题能力提高的效果。测试最好学校能统一安排,但要注意组织的质量。
5、加强集体备课。每周至少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研讨课标和考纲,研究和调整复习方法,讨论典型题目,安排试题组编,充分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6、老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严格要求学生、管理学生,通过作业批改、课堂提问等环节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鼓励学生。教学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反应、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