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被儿子打了, 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第二次,"凡有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便逼他说"人打畜生",并再碰五六个响头,阿Q告饶后不到十分钟,又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并且"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第三次是赢的钱被抢,自己打自己来解脱烦恼后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第三章,阿Q接连被王胡和假洋鬼所打感到"晦气",对小尼姑的一战,仿佛对这"晦气"报了仇,于是"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第四章,阿Q由恋爱带来了悲剧。但他觉得在"打骂之后,似乎一件事已经结束,倒反觉得一无挂碍似的。"这又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解脱和胜利。第六章,阿Q随着从城里回来后的"中兴"又"中兴"了起来,什么城里"女人的走路也扭得不很好","什么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朝着王胡"嚓"!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阿Q的见识高,自我炫耀,自我优胜的精神风貌。第七章中的阿Q在土谷祠中的狂想交响曲也是精神胜利法的高扬。唯独第八章中,阿Q在精神上一直是失败的,但到了这一章的末尾,也就是革命没有自己的份,于是,他想道:"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呵。""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这不是一种精神胜利法。第九章的"大团圆"中,阿Q精神法的神态心理更是表现得惟妙惟肖,他对"抓进抓出",对杀头的看法,对画不圆圈的惭愧,以及他那"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的呼喊,可以说阿Q至死也没觉悟,至死也是精神胜利者。
从以上逐段的分析中,我们很容易地看出阿Q的性格特征。首先,他自尊自负。不是吗?他认为比秀才"长三辈"认为自己先前阔,见识高,其次,他自轻自贱。别人欺负他有癞疮疤,他说别人"不配"别人揍他,又逼他说人打畜生,他说"我是虫豸还不行吗?"甚至他认为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戝的人",这种自我安慰,其实就是精神胜利法。第三,他健忘自我欺骗。阿Q被打骂之后,倒是了结一件事而轻松了,他为了自我解除苦恼,竟自己打自己,并以被 打的是另一个自己来自我欺骗,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导性格,但并不是阿Q精神的全部内容。阿Q精神应包括不可救药的愚昧麻木和自欺自慰的精神胜利法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有些人认为,精神胜利法和愚昧麻木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承认了精神胜利法也就承认了愚昧麻木,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在没落的统治阶级那里,精神胜利法主要与奸滑狡诈联系在一起,他们并不多与封建迷信紧密相连,而并不自轻自贱,而在阿Q身上,这两种精神状态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机地统一着。一方面,阿Q是落后无知麻木,还有"游手之徒"的习气,另一方面是质朴不安分。要求反抗,但又找不到反抗的道路,在阿Q的主要行状中,这两个方面不仅往往向时展现着,而且有时难分彼此。如他在城里看到杀革命党人,回未庄炫耀自己的"见多识广","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一副得意的神情。这固然表现了他那不可救药的愚昧麻木的可悲,不也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可笑吗?至于他画供时已死到临头,还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当未能如愿时,便又想:"孙
子才画的圆圈呢。"最后被绑赴刑场,起初"他一急,两眼发黑",然而立刻就又泰然,因为他"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这种心理状态,究竟是愚昧麻木,还是自欺自慰,自我麻醉,几乎很难分辨清。可见,愚昧麻木和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结合得多么紧密。它们共同构成了被称为阿Q精神或阿Q主义的那种精神特质。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带有愚昧麻木特点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愚昧麻木是以精神胜利法为表现形式的愚昧麻木。
阿Q是不幸的,天下虽大,属于他的竟无一寸,像猪狗一样栖身于土谷祠,还时不时地被榨取点"孝敬钱"物质生活已苦不堪言,还受精神上的凌辱和欺侮,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只好和唯一供它使用的武器——精神胜利法来这样的防卫,而这种自欺欺人的防卫,除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外,于他人丝毫无损。因此,他越是进行这样的防卫,就越是防卫不了,最终成了一个任人戏弄,任人宰割的"活物", 这是十分可悲的。
从鲁迅创作阿Q的主观意图来看,他写阿Q的目的是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鲁迅对阿Q身上的弱点并不是欣赏而是非常痛心的。阿Q是个糟糕的可笑的人物,也是值得同情的。在被押到法场的路上,他"无师自通"的说了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博得了人们的喝采。(从别人的无辜里得到了喜欢)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人们打他不逼他说是"是人打畜牲"。
阿Q不是没有自尊,只是病态的社会使他的这种强烈的自尊处处受到践踏。阿Q是一个弱者,弱者毕竟有弱者的存在方式。由于
残酷的现实蹂躏了阿Q的自尊,使他不得不采取极端的保护形式,当赵太爷和钱洋鬼子们欺负他时,他敢怒不敢方,只好转而去欺负比他更弱的小D和王胡们。这是一种转移式的报复,其目的同样是为获得精神上的补偿和平衡。甚至当赵家遭抢时,他还为那些人没叫他去而愤愤不平,因为阿Q已自视为一个革命党,在精神上已与其他的革命党同等了,别人没叫他引起了他的不平,他的这种不平,是自尊意识的表现,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当阿Q兴冲冲地以革命党人的身分去要求和钱洋鬼子们一同参加革命时,遭到了他们的棒斥,阿Q的心里非常的懊恼,觉得一切希望都破灭了,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又一次打击。他与王胡比赛捉虱子,咬虱子以捉得不多,咬得不响而觉得大失体面。他被判处死刑,在判决书上画押,以画得不圆而感到惭愧。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在一方面失败了,在另一方面得到补偿,它对强者是怯弱的兔子,对弱者却是凶恶的狮子。这固然是自欺,但更重要的是欺人。它表面了看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其实是一种痛苦和屈辱的避难所。
重新走近阿Q,反观我自己,反观我们这个这会形形色色的人们,我发现其实阿Q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甚至有些人比那个时代的阿Q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希望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让和谐和科学发展深入人心,让人们从可悲可怜可憎的阿Q影子中摆脱出来,成为一个脱胎换骨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