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
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以爱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做到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提倡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真正做到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使德育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2、加强以中队辅导员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设。为年轻的大、中队辅导员创造学习机会,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努力塑造一支师德高尚、专业过硬、战斗力强的德育队伍。
3、结合课程改革,加强德育科研。
克服德育存在的 "空洞化""简单化"的倾向,结合课程改革,加强德育科研,大胆改革德育工作,让德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努力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1、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以及入学、入队等重要时机,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抓好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常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开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将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纳入教育的全过程。
2、以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进一步加强"校园文明礼仪三字经"教育,开展诚信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和基础的道德行为习惯。各班要坚持做到三个"一":
⑶、坚持每月更换一次板报,做到贴近实际、美观大方。
3、抓好常规竞赛,促进校园常规管理,积极在校园内开展流动红旗竞赛、争当各类好少年等特色活动。
⑴、充分利用队报、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使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更深入,更持久。
⑵、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让它们指导规范学生的行为。
⑶、重视经常性检查督促,抓好学生卫生、纪律等检查、通报工作,做好管理队伍的建设,规范值日、检查、评比等制度,让监督岗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4、加强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的载体建设。以"生活教育"为重要载体,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爱乡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职责。
2、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加强隐患检查,加强值周值日巡查,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3、组织师生学习安全教育有关文件、制度及要求,通过早会、班队课等进行日常安全教育,坚持每天"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和温馨提示教育。
4、切实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开展好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尤其要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和骑车上学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教育他们戴好小黄帽上下学,并要对有关路段学生交通安全状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5、狠抓学校饮食卫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校园周边卫生的管理工作,搞好学校周边食品摊点的整顿。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坚决杜绝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6、抓好安全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师生广泛、深入、持久的安全教育,是确保学校安全的根本性措施之一。安全教育包括自我防范,自我救护和应付突发事件的常识性教育。要结合不同层次教育的特点及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富有实效的安全知识教育。重点是加强道路交通、消防、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常识,以及遇到触电、中毒、溺水等危险或紧急事故时的自救、他救方法教育。
本学期将继续继续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重点的法制,进一步加强遵纪守法,预防犯罪为内容的法制教育,使他们学法、知法、懂法,树立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
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乡镇科技工作计划)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超越自我的勇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尤其要重视离异家庭、特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建立帮教档案,建立"特殊学生"档案,继续抓好"心理课"、"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室"等。
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做好家访工作,规范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接待室等。与街道、居委会形成合力,利用德育共建单位的有力资源,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形成校内外学生德育的网络,共同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
(五)加强体育、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