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杂文,内涵丰盈。中国历史上除诗词歌赋之类的韵文外,似乎所有文体都可归结在杂文一类。如我们中学课本所选的《师说》《马说》《送东阳马生序》以及一些野史笔记等等,都可以杂文视之。但是深存于我们头脑中的却是狭义的杂文,尤其是20 世纪鲁迅先生树起大旗,以杂文为匕首、投枪向黑暗的社会宣战之后,杂文,在我们的视野里就专指针砭时弊、指斥浊流的一种文体了。
当然,也有论者以为杂文是一种特殊文体,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是从文体的形式特征着眼来审视杂文。当然,以此持论,固有其道理在。杂文,不拘一格,没有一定的程式,而且似乎必须没有程式(程式化的极致是八股制艺)。鲁迅先生在1934 年写的《做"杂文"也不易》(见《集外集拾遗》)一文中,曾批判林希隽在《文艺独白》一文中指责中国作家不去搞所谓的"文学创作"而去弄杂文的错误观点,在文中引用了林氏的原文。林希隽说:
最近以来,有些杂志报章副刊上很时兴的争相刊载着一种似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的随感式的短文,形式既绝对无定型,不受任何文学制作之题材的束缚,内容则无所不谈,范围更少限制。惟其如此,故很难加以某种文学作品的称呼;在这里,就暂且名之为杂文吧。
林文的观点,我们当然不能赞同。但是他对杂文的概括,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杂文形式,确实如他所说,在文体上属于"似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的随感式的短文",而且"绝对无定型";"不受任何文学制作之题材的束缚";题材内容上则"无所不谈,范围更少限制"。这在文体的把握上,可以说是相当准确的,甚至可以看做是对杂文的一个标准的定义。
以小窥大,见微知著,嬉笑怒骂,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疾恶如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成为杂文最显著的特征。尽管后来也有人把《燕山夜话》那样谈学术、说民风的不疼不痒、"温文尔雅"的文字称为"杂文",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那样的文字似乎一直不能成为杂文的主流概念。鲁迅先生在上文中谈了自己的看法,显得更高一筹。他说:
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象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浊水,也看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从高超的学者看来,是渺小,甚而至于可恶的,但在劳作者自己,却也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和人生有关,并且也不十分容易做。
这就指出了杂文的性质。"照浊水""看脓汁""研究淋菌,解剖苍蝇"。虽然"渺小",却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和人生有关"。
鲁迅先生认为杂文"不十分容易做",正在于它的严肃性,"和人生有关"。这是先生从更高的视角对杂文这一文体的把握。
因此,仅从文体上看杂文,欣赏杂文,似乎就有买椟还珠的嫌疑。聂绀弩先生也说过:
文章不从内容上去观察,不注意文章所演的任务,先注目于作为形式的条件之一的体裁..完全是形式主义的偏见。(《谈杂文》)
杂文自有它独特的任务。它的灵魂在于内容— —作者表达的见识,在于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与把握。以此为衡尺,我们就可以把杂文分为几大类:一种是徒有杂文形式,披着杂文的外衣,实际却对人生了无真见,甚而帮忙、帮闲、助纣为虐的伪杂文。这只要翻阅一下从建国到"文革"时期的报刊,就可以找到大量范例。一种是表面上也颇具杂文形式,内容上也指摘时弊,其实却放过真老虎不打(也许是不敢打),只觅得一两只苍蝇而奋力挥臂呐喊的小杂文。这在当今也不少见。另外一种,就是内容形式不拘,而文章背后有对人生有大悲悯、对社会有真知见的真正的杂文。
这篇千余文字的短文,写法上无甚出奇,语言也朴实无华,然而却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引子之后,用了一连串的排比段:我若为王,我的妻子,"纵然没有任何德性,纵然不过是个娼妓,那时候,她也仍旧是王后。"我的儿子,"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也仍旧是太子或王子。"我的女儿,亲眷,"无论他们怎样丑陋,怎样顽劣,怎样..",都会"被人们像捧天上的星星一样地捧来捧去"。这一切,都只有一个解释:我是王!
接着设想了"我"自己的情况:
我的意欲、贪念、每一个幻想,即使是无法实现,都可竭尽全体臣民的力量去实现。我将没有过失,没有罪行。没有人敢呵斥我,指摘我。所有的人们在我面前低头,鞠躬,匍匐。
我所能够看见的脸都是谄媚的,乞求的,快乐的时候不敢笑,不快乐的时候不敢不笑,悲戚的时候不敢哭,不悲戚的时候不敢不哭的脸。
我所能听见的都是"万岁,万岁!万万岁!""有道明君!伟大的主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