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论武略可以为将,论文才可以为相,弃高官厚禄如敝屐"的聂绀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较大的战斗杂文大家。他的杂文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我们借助《我若为王》可窥见一斑。
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假设为王,描绘了"为王"之后的种种情景后,恍然大悟:"我生活在这些奴才的中间","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而已"。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滋生王权和奴才的土壤;王权统治和奴才思想极大制约了中国的反展,也给中华民族造成无尽的灾难;王权和奴才是一对双胞胎,"王权"是建立在"奴才"的基础上的,"奴才"是"王权"思想赖以生长存在的温床,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在一些人的思想中还根深蒂固,改变这些人的这种思想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聂绀弩先生写了这篇杂文,对"王权"意识进行深刻的批判,对"奴才"思想进行严厉抨击,呼吁建设"没有奴才"、所有的人都变成了"真的人们"的世界。
文章先由一部电影片的名字作引子,写自己突发奇想,"如果自己作了王,这世界又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呢?"接着给我们描绘有了这种"假设事实"后的种种情景:妻子"纵然没有什么德性,纵然不过是个娼妓",她依然可以作尊贵的王后;儿子"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他仍然可以是尊重的太子或王子;女儿和亲眷无论"怎样丑陋,怎样玩劣,怎样……"他(她)们都会成为贵人。总之,"我若为王",自己的里亲外戚都会"被人们像捧上天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至于自己,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作者更是用了较长的篇幅,描绘出"为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形象:意欲、贪念乃至幻想都可以"竭尽全体臣民的力量去实现",自己没有任何过错,也听不到任何反对的声音。作者用墨如泼,为何不厌其烦地具体描绘"我若为王"的情景呢?其用意在于为下文展开议论和提出批评作铺垫。从妻子儿女到亲眷,然后再到自己,作者浓墨渲染"我若为王"后出现的情景,把"情势"蓄到了顶峰,然后又一把拉下来,揭示其本相,加以严厉的批驳,此所谓"举得愈高,摔得愈重"。这种欲擒故纵的方式,增强了批评的力度。
风趣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从全文的语言来看,没有半点矫揉造作,也没有着意文辞的修饰,貌似娓娓叙述,但读来感觉有滋有味,既令人信服,又使人受到感染。聂绀弩"素来落拓不羁,我行我素,不拘小节",(周健强著《聂绀弩传》)他"异想天开"把自己假设为王,使人倍感说梦的风趣。文章开头说假若为王,又说根本不想作王,也根本看不起王,但假定又假定还是为王,语言看似绕弯子,而作者的风趣和情感已现;写自己的妻子儿女和亲眷时,用了"德性"、"娼妓"、"白痴"、"丑陋"、"玩劣"等词,足见作者的戏谑和调侃;写自己时,"所有的人们"在"我"面前的情状,再加上那"唱小旦"般的声音,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让人忍俊不禁;"请科学家们不要见笑,我认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一语道破,诙谐中有深意。
聂绀弩这位文化名人,著名的杂文大家,他游刃有余、风趣幽默的语言,透露出一种洞察历史的达观和诙谐,这种达观和诙谐,胡乔木给予"以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一株奇花──它的特色也许是过去、现在、将来的诗史上独一无二的"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