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步骤二)一、二两句以"水面平"、平静如水面似"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写出风起、叶摇、雨滴落的雨后池上特有的动态之美。(步骤三)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答案】(步骤一)这首词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步骤二)上片属于实写,先写入梦前的思念,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步骤三)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
【答案】(步骤一)以乐景写哀情。(步骤二)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的描写是为了"何日是归年"的情感表达。(步骤三)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例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步骤二)前两句先写少妇"不知愁",是扬;后面两句才说她"悔",是抑。(步骤三)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