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谁是世界的本原
1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产生条件主要贡献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活的灵魂:
精髓: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党对的认识。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地位: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①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手脚分工。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②存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有其客观规律(放在第十一课讲解)。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放在第五课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