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杜甫《春望》一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可以说是典型的"有我之境"。
22.古诗中多有以浪漫主义手法写雪的名句,如李白的《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宋张元的《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23.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两句系从屈原《离骚》中的"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脱胎而来。
24.《吕氏春秋》有言:"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何出此言?对此,我们可以用韩愈《马说》中的话回答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5.古人对"反省"这一品质多有推崇,如《颜氏家训》中的"夜觉晓非,今悔昨失",再如《论语》中曾子说过的"吾日三省吾身"。
26.西汉刘向说过:"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与之类似的一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27.对友谊这一问题,东晋葛洪认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此与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观点相近。(湘语文授权首发)
28.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与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可谓异曲同工。
29.面对别离,有人会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之,比如王昌龄写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0.屈原在《橘颂》中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表达了自己的节操,此语正如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
3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论语》中孔子两次说过类似的话,一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2.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过:"闻善而慕,知过而惧。"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中与之表意类似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3.南宋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泊秦淮》中与之内蕴相近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4.好战必亡,然而忘战也必危。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永遇乐》中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也有着类似的担忧。
35.人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 然而事实也非绝对如此,比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就描写过百余条鱼儿在潭中"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情景。
36.陕西省武功县南的太白山险峻高耸,有"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之说,李白在《蜀道难》中进一步夸张为"连峰去天不盈尺"。
37.旧社会多有不公之处,富贵者"十指不沾泥",却可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而"遍身罗绮者"也"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白居易在《观刈麦》也感慨"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38.王维《老将行》中写道:"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辛弃疾《永遇乐》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9.《琵琶行》中有"门前冷落鞍马稀"之句,其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门庭若市"一句呈现的境况恰恰相反。
40.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