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营造一个经典阅读的氛围。现实环境是现代阅读语境。大家说话,阅读,都是运用和学习现代语言。经典阅读的机会很少,学生的阅读量少。所以,要特别安排经典阅读,营造一个鼓励经典阅读的良好环境。
第二,不能离开学校教育的干预和教师的指导。毕竟古代经典的语言媒介为文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学生学习经典的难度是客观存在的。这自然需要教师的阅读指导。当然,没有学校支持经典阅读,提供教育的条件,也无法引导学生在经典中获取教益。
第三,阅读中同伴的感染与互动也很重要。学生感兴趣的阅读,一般具有同伴感染特点。一个阅读点,可以成为社会的关注,总是与大众阅读期待阅读经验的分享有关系。一个人阅读后,得不到互动的机会,没有交际环境的支持,那么这个阅读就成为读者的死阅读,最后无法坚持下去。
第四,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为学生所喜欢。现实的阅读,都是个体化阅读,或者是分析式阅读,这种情况下,学生觉得阅读是枯燥的。我们倡导经典阅读也要尝试进行多形式的阅读,例如诵读,集体诵读,就是很好的形式。
第五,经典阅读不仅要有普及,更要体现研读的深入领悟和研究。普及是面上的事,可能比较浅显。而经典传承更重要的是,要汲取传统的精华,所以研读和深入探究就变得重要。我们一定要把经典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