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服从命令的心,我买了老师推荐的名家作品——《张晓风散文集》。 我本就不是什么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什么诗词歌赋进入我的脑袋里都会自动转化成一缕疾驰的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刚刚升入高一的我们,没开学就要面临巨大考验——军训,于是,在那个水与冷气极其宝贵的时代,在教室里除了打瞌睡,也就只剩下读读书来陶冶情操,而当时的我,却不晓得自己会喜欢上她柔婉中带刚劲的文笔。
有人曾赞她"这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是的,从她的文字中,字里行间,透露的不仅仅有像是江南女子温婉可人的小家碧玉,蕴含着更多的,则是犹如波涛击打海岸的壮志豪情,而这些,她用她那生动细腻化的笔触一笔带过,留下的,只能是给人以无限的回味与启发。我想,像她这样一个女子,内心应是无比强大而富有理想的。
《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辑人曾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是的,她的作品是中国的,她写文章,从不忘乎于情,从她的作品中,我看见了来自她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她不怕将她的情感全部展现,相反的,她将她浓烈的爱和满腔热血凝结于她的文字,她的追逐,她的梦。
她对生活是观察入微的,她曾经留意到一个女孩美丽的侧影,她也细细描绘过一个男孩执着专注的眼神;她是勇敢而开朗大方的,她会因为别人美丽的侧影而不顾生疏的冲上去称赞别人,她把她对孩子的爱与期盼毫无保留的写进了文章;她又是朴素的,从看门的张大爷到一双小鞋,她的素材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微乎其微的质朴;她又是明智而尖锐的,她会选择用"癫者"的角度来俯瞰世界,思考人生。我想,这世上再无第二个像她这样独立聪慧,细致豪迈的女子。
看她的文章总有一种长久到地老天荒的感觉,她曾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我也曾喜欢过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中遇见你......"这番话,现在看来,是重复啰嗦了许多,而张晓风只用简简单单几个并列词,道出了人间最美好的幸福。
有人称其文" 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如璎珞敲冰",是的,是那种感觉,像是春风拂过白沙提,三月细雨敲击翠竹,将她的内心,她的情感,一点一滴敲击我尚还懵懂的稚嫩的心中,于是,平静的心开始有了躁动,像是有谁向我的心湖中投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石子,思想的涟漪在我的心房里晕开......
读她的书总是有种亲切感,那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奶奶把我捧在怀里,哼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童谣,又像是回到乡下,炊烟袅袅,不时有几句暖人心弦的母亲的召唤......她的文字,咿咿呀呀,充满着无比怀念的乡音。
回忆像个说书的人,而她却用充满乡音的口吻,娓娓道出她的故事,她的经历,她的一生,怎能叫人不为之所动摇?
她曾因身在他乡,有人送给她一束茉莉而莫名感激,她又想起她的祖国,小时候,总认为茉莉是中国的,而现在,她依然如此觉得,不是她固执,而是,她的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是中国,是她的爱国情怀的不明涌动。她,同样也是爱国的,她有她的铮铮铁骨,她有她的表现方式,而她的表现方式,就是文字。
如果说文字是她的擅长,那么情感便是她与生俱来的天赋,她用她的天赋书写着擅长,在漫漫人生路途中寻找着自我的梦想与追求。
她不忘她的朴质,不追求华丽的辞藻,此生,为心一也。
我想,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是我所追求崇敬的人呢?我会为之奋斗,用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情感,踏出一头不悔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