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冽冽,白露朝霜。某个傍晚的一阵风,吹走了灯下白头乘凉人;某个梦里的一场雨,打湿了黄叶树。而夜里的那轮月,都在日日盼佳节,一天亮过一天,而我亦每日夜里入睡都在想着中秋和家人的相聚。
小时候的中秋节,天上有轮明月,院中有金灿灿的玉米,一棵斑驳的枣树,有父母双亲,有姐姐妹妹们,有月饼有糖果,月光下,母亲包着送人的月饼包裹,父亲拆着别人赠送的包裹,我和姐姐对比着哪个月饼好看,和妹妹收藏着糖果纸衣。姐姐教我和妹妹唱儿歌,父母两人则拉着家常,一家人,沐浴在月光下,偶尔抬头看对方一眼,相视一笑,温暖了整个童年的中秋。
然而,月下流光,就这样,在散漫月光的庭院中,在那棵斑驳的枣树下,在一轮又一轮明月的映照下,父母送别了逐渐远行、追逐梦想的姐姐们,直到有一天我也离开了父母,异乡求学。在学生时代,一轮圆月之下,弥漫着各种复杂的味道,有着对理想追求的艰辛,洋溢着友情爱情的愉悦,可是与之相伴的总是一样的心情——"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每个中秋,在夜深月圆之时,自己总会找个静谧的地方,望着那轮明月,仿佛思念跨越了时空,来到双亲身旁,又回到小时那棵斑驳的枣树下。
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多少个中秋节没有陪父母过了,每当念起司空曙的"雨中黄树叶,灯下白头人",都是无限唏嘘和感怀。就这样,我们仿佛父母手中断了线的风筝,成全了自己想飞的初衷,拥有了辽阔的蓝天和白云,却再也飞不到父母的手中。无数个中秋,用电话和礼物替代了给父母的拥抱,邮政快递小哥见过我父母的次数都远超过我。游子迟未归,这是长大后的中秋。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道出了一个个异乡人的心声。我在项目上度过了四五个中秋节,也吃月饼、也赏月,而我发现项目上的月一年亮过一年,和小时候的月难分伯仲。我早已把项目当做了自己的家,把领导同事当作自己的亲人,把异乡当做了故乡。作为一名建筑人,我守的住这份圆缺,心里稳得住这份安定。心想,就连那高高在上的的广寒宫,还有一个吴刚在伐树建造宫殿,我也要为万家灯火添个砖、加个瓦,才不枉建筑人的身份。就像白居易的诗,"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这是工作后的中秋。
念之双亲,总会感叹"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如今我们姐妹都已成家,一家人相聚更是难上加难。每年的中秋也是父母奔波的节日,为了和我们某个子女相聚,都要提前坐一天的车,一路颠簸。每次都说不带东西出门,结果每次见到他们都是大包小包各种吃的用的。还好,父母来青岛有些日子了,这个中秋我要为他们做几道小菜,给他们讲讲我工作生活上的事情,然后赖在妈妈怀里装个孩子,听妈妈讲小时候的故事。给父亲撒个娇,让他给我做个木陀螺,再感受一下父爱下的童年,感恩父母,这是今年的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