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的第一次国会议员选举中,士兵约翰与将军陶克在同一个选区中竞争一个议员席位。这是一个非等量级间的竞争。前者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后者却是连任三次议员的政治家;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兵,一个是声名显赫的将领。从地位、功勋、知名度来说,不需竞争已见胜负了。所以有人劝说约翰退出竞选,但约翰偏偏不肯放弃。
在约定的时间里,两位竞选者向公众发表竞选演说。陶克将军志得意满地先讲话。他的演说不无感情:"同胞们,记得17年前那晚,我带兵与敌人鏖战,在荒山野岭中露宿了一个晚上,如果大家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斗争,请在选举中,也不要忘记那个吃尽苦头而屡建战功的人。"人们当然没有忘记那关键性的战斗中的军事统帅陶克将军。于是,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轮到约翰发表演说,他从容不迫地说:"从大家的掌声中可以看出诸位对那次战斗记忆犹新。我有幸参加了那次战斗,不过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我和伙伴们坚守阵地,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很多弟兄都壮烈牺牲了,这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我是那场残酷战争中的幸存者,当陶克将军在树林中安睡时,我却还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在站岗放哨,保卫他的安全。今日我能够站在这里讲话,我充分相信诸位的判断力,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约翰的话被公众雷鸣般的掌声打断了。约翰的功绩虽然不如陶克大,但他巧妙地避开了这个话题,只就战后在山上露宿这一点来讲,要使选民们明白:将军虽然很辛苦,但毕竟还可以在丛林中安睡,而战士则要站岗保卫他。约翰的演讲说出了普通士兵的心声。议员作为民众的代言人,谁的心更贴近民众,谁就能获得拥戴。约翰迎合了选民们的这种心理,于是他战胜了陶克,当选为国会议员。
将军和士兵的竞选演说,其共同的特点都在各自展示自己的"亮点"。陶克将军展示的亮点是:17年前那个晚上,他带兵与敌人鏖战,艰苦卓绝,吃尽苦头而屡建奇功。而士兵约翰展示的亮点是:自己在那次战斗中虽是普通一兵,但与敌人殊死搏斗坚守阵地,并特别点示出陶克将军在树下安睡时自己还在极端困倦的情况下为将军站岗放哨,保卫将军的安全。从他们各自不同的演讲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竞选演讲展示亮点的五种方法。
第一、选准渲染"亮点"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感情基调。约翰以从容不迫来奠定自己的感情基调,以冷静沉重的心情来述说那场战争的残酷与惨烈,以悲痛的心情来述说战友们的牺牲,这更能调动听众的情绪,投合许多听众的心。
第二、选好表达"亮点"的最佳时机。假如士兵约翰先上台演说,也是选的最佳角度来论证士兵比将军更辛苦,而将军等士兵演说完了再从容不迫地上场去说他原先要说的那番话,其谁胜谁负就不好说了。由此可见,有些时候要争取主动先发制人;有些时候又要让对方先出手,自己以退为进后发制人。
第三、选准切入亮点的最佳角度。士兵约翰避重就轻,避实击虚,选准了有利于自己的两个最佳切入角度:1。与敌人短兵相接进行殊死搏斗是士兵,作出最大牺牲的也是士兵;2。将军虽苦,但还能安睡,而站岗放哨保卫将军安全的还是士兵。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普通士兵比将军更苦!"亮点"的切入角度选准了,"亮点" 也就更容易闪耀出夺目的光辉。
第四、选择最能揭示"亮点"的演说语言。士兵约翰选择叙述性语言,叙述事件娓娓道来,描摹情态绘声绘色,既把听众带入那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场景中,又把听众引入那尸横遍野的荒原之上,还把听众携去"看"他那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站岗放哨,又诱使听众自然而然地想到将军当时呼呼大睡鼾声如雷的情状……这些语言,真是恰到好处地揭示了士兵的"亮点":地位虽然低微而作出的牺牲却是最大的。
第五、选出突出"亮点"的最佳表现手法。士兵约翰首先"自抑":"不过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在"自抑"基础上能更好地展开论述:"我和伙伴们坚守阵地,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这就把作为士兵的"亮点"显示出来了。他还用"很多弟兄都壮烈牺牲了"来对比说明将军的功劳是建立在士兵白骨堆上的,来突出"我是那场残酷战争的幸存者",突出自己能侥幸活下来是十分不容易的;并进一步对比,说自己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在站岗放哨——保卫将军睡大觉。正是这些有力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的"亮点"。
竞聘演讲除了拥有演讲的特点外,它还有以下"个性"特征:
一、主题的集中性
所谓主题的集中,是指所表达的意思单一,不枝不蔓,重点突出。这就是说,在表达意思时,必须突出一个重点,围绕一个中心,而不要搞多重点,多中心,不能企图在一篇演讲中解决和说明很多问题。因此,在做竞聘演讲时,一定要"立主脑","减头绪","镜头高度聚焦",这样才能在听众心中燃起共鸣之火。
二、材料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所选材料既是符合实际的,又是对自己竞争"有利"的,也就是无论讲自己所具备的条件还是谈任职后的"构想",都要从"自我"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竞聘演讲是"竞争",但并非是比赛谁能"吹",谁能用嘴皮子"甜"人。听众边听你的演讲,边在"掂量"你的"话"是否能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取得效果。比如在讲措施时,那种凭空喊"我上台后如何给大家涨工资,如何给大家建楼房"的演讲者,听众一般是不买账的。而那种发自肺腑讲实际的措施才是听众最欢迎的。
准确,一般是指要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但竞聘演讲中的准确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两层意思:
一是所谈事实和所用材料、数字都要"求真求实",准确无误,比如,介绍经历时,是大专毕业生,就不能说是大学毕业;在谈业绩时,三次获奖,就不能虚说"曾多次获奖。"(最好把在什么时间什么范围什么奖项说得清楚明白);如涉及到数字也要尽量具体。
二是要注意分寸,因为竞聘演讲的角度基本上是以"我"为核心,如掌握不好分寸,夸大其词,就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自己的演讲失败。
四、目标的明确性
目标的明确性,是竞聘演讲区别于其它演讲的主要特征。这一方面表现在演讲者一上台就要鲜明地亮出自己所要竞聘的目标(或厂长、或校长、或秘书、或经理),另一方面,其所选用的一切材料和运用的一切手法也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使自己竞聘成功(使听众能投自己一票)。而其它类型的演讲则不同,不管是命题演讲还是即兴演讲,虽然都有一定的目的,但其目标却有一定的"模糊性"、"概括性"和不具体性。打个比方说,如果演讲如大海行船,那么一般演讲是要告诉人们如何战胜困难,驶向遥远的彼岸,而竞聘演讲则是竞争看谁有条件来当船长。
五、措施的条理性
演讲者在讲措施时一定要注意条理清楚,主次分明。不要像漫坡放羊那样,讲到哪儿算哪儿,让人听了如一团乱麻。为了把措施讲得有条理,可用列条的方法,如"第一点""第二点"或"其一""其二"等表示。除此,在每一"步"之间要用"过渡语"来承上启下。如,当自我介绍之后,可以说:"我之所以敢于来竞聘,是因为我具备以下条件"来引起下文;讲完条件后,可以再搭一个"桥":"以上我说了应聘的条件,那么,假如我真当了校长(或乡长、厂长),会采取什么措施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初步设想。"这样不仅条理清楚,而且使演讲上下贯通,浑然一体。
六、内容的竞争性
在其它的演讲中,内容尽管可以海阔天空地谈古论今,说长道短,但一般都不是来"显示"自己的长处。即使在事迹演讲中,也忌讳毫不客气地为自己"评功摆好"。但竞聘演讲则不同,它的全过程都是听众在候选人之间进行比较、"筛选"的过程,竞聘者如果"谦虚"、"不好意思"说自己的长处,表示自己也是"一般般",就不能战胜对手。因此演讲者必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而"竞争性"说白了,也就是演讲者无论是讲自身所具备的条件,还是讲自己的施政的构想,都要尽最大可能显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的胜他人一筹的"优势"来,有时,甚至还要把本来是"劣势"的东西换一个角度讲成"优势"。比如,在一次竞聘厂长的演讲中,一个年轻工人在介绍自己时这样说:"我一没有票,二没有金灿灿的大学xxx,三没有丰富的阅历,我只是一个初涉人世的二十五岁的小伙子。你们有百分之百的理由怀疑我是否能担得起化肥厂厂长的重任。然而,同志们,朋友们,请你们仔细地想想,我们化肥厂长期处于瘫痪的状态,难道是因为历届的厂长没有票、没有xxx、没有阅历吗?"(掌声)接下来他又讲了听众心中有而口中无的改革措施,最后竟以大多数票获胜。
思路,就是演讲者的思维脉络:"程序"是指演讲中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的顺序。竞聘演讲不像一般演讲那么"自由",它除了题目和称呼外,一般分为五步:
第二步,简洁地介绍自己的情况:年龄、政治面貌、学历、现任职务等一些自然情况。
第三步,摆出自己优于他人的竞聘条件,如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既要有概括的论述,又要有"降人"的论据。比如,讲自己的业务能力时,可用一些获得的成果和业绩来证明。)
第四步,提出假设自己任职后的施政措施。(这一步是重点,应该讲得具体详实,切实可行。)
第五步,用最简洁的话语表明自己的决心和请求。
当然,以上几步也只是简单的模式,实践中演讲者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稍有变化,而并非填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