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要转变角色和观念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们通常以在课堂上树立威信为首要切入点,再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传递知识。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而新课改则强调数学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关注、引导和鼓励,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显然,在新课改目标指导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改革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质疑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和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
(二)将"微课堂"融入教学中"微课堂"是互联网技术平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首先,"微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加新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其次,"微课堂"教学的运用便于教师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从而调整教学进度。除此以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微课堂"的平台向老师提出不懂的问题。另外,由于"微课堂"教学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视频录制,能够供学生反复观看视频课程,并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实现师生的及时互动。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内容时,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微课堂"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双向进行,首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掌握本堂课内容的大体框架,然后再通过"微课堂"视频及课后练习题等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夯实知识基础。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微课堂"中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规划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总之,通过将"微课堂"融入教学,能够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使得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在课堂上与教师发生知识的思维碰撞[4]。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授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不仅要敢于提问还要善于提问,学生敢于提问代表学生已经具有提问的勇气,善于提问是指学生能够准确针对自己学习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提出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弥补自身现有数学知识的缺陷。例如,在学习"自然数、偶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课堂小组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思考、理解知识结构,如果讨论结束后学生提出"偶数也是自然数",那么教师应该先给予肯定;如果学生提出"什么是自然数,1是自然数吗"这类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再次翻阅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引导提问的学生培养对问题进行复盘的意识,如果还是没有搞懂知识点,那么继续提问。其次,在学生的提问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指出学生的知识缺漏,指明以哪个切入点进行对此知识缺漏进行提问更为合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数学中发现生活,提高质疑的质量。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中国中学学生虽然普遍学习成绩出色,但是在数学实践推理过程中,相比较国外中学学生而言,其数学知识在具体实践的应用能力不足,缺乏发散思维、创新精神。"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普遍不善于提出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加上大量题海战术,只是培养了高分的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仅限于做题的应用,对于知识的延展能力却不太理想[5]。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应该善于用数学故事、生活常识等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扩展性理解。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伽利略敢于提出星球不沿直线走?伽利略提出这个问题的根据是什么?这其中又运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将多媒体融入课堂教学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使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直观,促进学生对数学抽象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一课中,学生往往难以想象复杂抽象的空间几何,而将多媒体融入教学中,便能够通过三维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立体几何的空间感,让学生切实感受立体空间的具像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