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更多地是从这种非对称打劫中获取灵感和第一手的实践。很多时候,战略层面的创新,更多地是错位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结果,甚至就是跨界碰撞所产生的。
这个世界上,在同一个时期内,并没有那么多的完全创新,所谓创新,更多地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观念、不同逻辑之间的碰撞火花,或者是错位比较之后,产生了新的智慧。
特斯拉的横空出世,让传统汽车黯然失色。可是,我们不禁要问,特斯拉就真的是完全创新吗?其实不是。特斯拉就真的是那么高傲吗?也不是。特斯拉其实是一个充分的结合体,是纯电动领域的高新技术标准,外加上传统汽车中高端的驾乘体验,让特斯拉虽与众不同,但终究是集大成制作,并终究会成为经典。
中国有一句古话,说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确实是这样,在一个领域中不被看重的某一点,使用在另外一个行业中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奇妙,甚至很多时候就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企业间非对称竞争的微妙,也就在这里,无形之中推动着整个行业走向前进。
这种创新中的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主动权在野蛮人一方,此时的传统企业更多地是在红海中修修补补,抓耳挠腮。
在资本投资领域,常常会出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不幸局面,并不是因为野蛮人太强大,而是因为被进攻的传统企业防守确实出了问题,以至于,拱手把主动权让出,让野蛮人可以很从容地就能够攻陷自己的阵地。
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宝万之争”,并不是因为宝能太过于强大,也不是因为万科实力不济,而之所以造成万科尴尬和被动局面的,只是因为自身股权结构的问题。万科也曾经对自身股权结构进行过升级,但那所谓的合伙人机制,却并没有真正让万科堵上最后一块短板,修修补补罢了,不足以改变防守无力的局面。
一切的主动权都在宝能那一边,宝能的股权结构其实非常简单,万能险解决了是否存在小股东的问题,而资本运作又使得大股东站在背后,无需走到台前来,双方一正一反,高下立判,虽然宝能拥有主动权并不见得就一定能获胜,但这已经足够让万科生死轮回一次了。
传统的蜕变,很多时候并不是从内部产生的,它必须有外部力量的激活和搅动,使之不断进化,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换代乃至脱胎换骨。
当代作家王蒙曾经写过一部短篇小说,叫《坚硬的稀粥》,说是,一个家庭厌倦了稀饭咸菜的早饭以后,在更换了黄油面包牛奶鸡蛋等各种早餐之后,却最终又选择了最初的稀饭咸菜。为什么又回到了稀饭呢?因为内部传统的力量太过于强大,爷爷奶奶们的饮食习惯决定了局面,已经很难改变,最终把自己给局限住了,无法真正实现创新和突破。
企业也是如此,传统企业最怕面对野蛮人,因为自己这颗鸡蛋正在被野蛮人从外部敲打着,一旦打破,就是野蛮人的食物了,可自己内部呢,守又守不住,想要自己从内部打破那鸡蛋壳吧,却又有心无力,升华不了自己,于是干着急,至多不过是修修补补,不成气候。
华为依仗着品牌的强大溢价能力,近期已经正式进入PC圈,而PC产业中的传统巨头们,联想、惠普、戴尔们,估计正如坐针毡呢,当华为不按照传统PC的路子做事情的时候,整个PC产业的节奏步调肯定会被华为打乱的,而且会导致溃不成军的局面。
当华为按照做通讯的逻辑和方式做电脑的时候,当华为用做手机的模式和标准做电脑的时候,原来一直引领PC潮流的这几大巨头们,恐怕是哭都找不着旮旯,嚎都只能是在狂风暴雪之中组团结伴去嚎了。华为作为通讯设备和手机领域的强大力量,必然会让整个PC行业出现大规模的新陈代谢。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MBA智库资讯发表,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