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型经理的特点是,对其他公司的动向颇为敏感,对方一有新动向就立即着手调查,随即进行效仿。尤其对于业界优秀企业的领先新动向,他们有立即追随、效仿的习惯。
比起对外界的新动向漠不关心、闭门造车,只知道讲大道理而不付诸行动的经理来说,“攀比型”经理的做法不能说不好。但是对其他公司的动向过度敏感,紧跟其后进行效仿的做派,是绝对造就不了一流企业的,其本人也绝对当不了一流经理。
攀比型经理的缺点可大致分为两点。第一点是,大多数情况下,其他公司采取的新动向并非与本公司的优先发展战略相吻合。各个公司都有不同的目标任务,优先发展战略也不尽相同。或许某公司正为基础问题的尚未解决而烦恼,但其他公司已经不存在此类问题,而是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在布局。
其他公司的新方案不一定与本公司目前的优先发展战略相契合,每个公司都应该有自己公司眼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其他公司的动向而分散精力,对本公司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却一拖再拖,这样的错误是绝对不可犯的。
当本公司面临的是与其他公司同样的难题时,则需要调查其他公司的前例。各个公司有自己不同的强项和特点,因此制订的方案大多都是结合自身特点量身打造的独特构想或方法。有一句话说得好,“画虎不成反类犬”。正如这句谚语一样,各公司都应竭尽所能想出独特的改革方法,否则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与其他公司的攀比是不可行的,唯有结合本公司的条件,扬长避短制订出新方案,才是正确的发展之路。
缺点之二是,盲目模仿其他公司虽然不费力气,但缺陷在于很难提升经理自身的危机应对能力。模仿他人是很简单的事,至少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思考的重要过程。直接借鉴他人的构想,至少在提高自己的能力方面是毫无益处的。
模仿他人很容易,而想出前所未有的方案则很难。如果长此以来,攀比型经理就会走上一条偷懒之路。
虽说必须拿出本公司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公司的优势,即充分利用本公司的特点而凝练出的独特构想,但也可能有人会说,我公司没有过人之处,所以就只有模仿了。
这种想法从根本上就不对。如此的妄自菲薄对公司发展没有任何好处,会使自己走入歧途,假设本公司入行时间较短,行业中经验丰富的同行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从技术积累度来考虑的话,的确存在弱势。但是“没有经验也是种优势”。正因为没有一星半点的经验,反而具有能果断创新的勇气。
“优势”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拘泥于迄今为止的成功经验,因此在现今时代是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也要打个问号。从辩证的角度看,优势就是劣势,而相应地,劣势也就成了优势。在现实中,很多行业中都出现了后发制人的企业一跃成为业界第一,从而使势力图重新洗牌的事例。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本公司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希望读者能认真探讨并弄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