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遇到的情况无非两种,特别喜欢拍的和特别不喜欢拍的,这都没什么,个人有偏好。例如像我这种大坛子脸,就从来知道敝帚自珍,但如果其他大坛子脸特别有镜头感,我就很佩服人家的勇气。
其实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其实想拍,又不想让你觉得他(她)想拍,最好你跪求他(她)拍。
“说好了啊,只拍三张,最多三张,拍完了能给我们公关部留十张嘛?”
有一次我的同事去拍某手机行业的新锐,真的是让该新锐把摄影师轰出来了。
“不是提前已经说好了今天有拍照环节嘛?”我们的摄影师咬碎钢牙。
“能把我们老板修瘦点嘛?他觉得把他拍的有点胖了。”
如果你有做美编的同事,请多多关爱他们,真的是用生命在PS啊。
万科总裁郁亮特别善于和摄影师沟通,不仅因为他现在瘦了更上镜,而是他尊重别人的工作。
2012年年底去深圳拍他,有一个镜头需要穿着西装站到楼下水池里,水有膝盖深,冬天的深圳气温在十度左右,我有点犹豫,他反而一点都没迟疑,觉得既然我们大老远的从北京来了,能配合还是尽量配合。
不过有一个简单动作他拒绝了,就是让他打着一把伞站在走廊上,他坦率告知了原因:担心让人觉得万科的房子漏水。
明白你和老江湖的差距了吧?自信与真诚才是最好的底片。
企业家总有下属,一个人怎样在陌生人面前对待自己的下属,是自己人性的镜子。
某次拜访杭州一位企业家,我们在外面散步,一阵风吹来,我本来就是光头,倒无所谓,但他头发凌乱了,有那么一小缕,垂到了眼前。
就在这一刻,他的一位总监(注意,不是助理),抢步上前,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小梳子,小心翼翼的开始给他梳头发。这位副总神态专注,像做一件精致的手艺活,他则受之若泰,看来双方也是日常配合惯了。
我不禁想,是不是他的近万名员工,每个人兜里都装了一把梳子,若非如此,怎能头型永远不乱呢?
还有一位互联网界“老炮”,脾气也像炮仗一样,我们好好聊着天,他突然就骂起正旁听的下属来:**,你做的方案简直像狗屎一样,狗屎还有味道,你的方案连点臭味都没有,还不赶紧拿来让何老师指导一下。
企业家关起门来管理有铁腕,或者霸道强悍,倒不算缺点,只不过总在外人面前骂“内人”,总让人觉得像更年期发作。
一位女企业家,接受访谈时,总喜欢谈到自己的朋友们,采访录音整理出来,就是一部”当代名人录“。
”上周和马云在他杭州家里吃饭的时候,他说.....“
"上次在三亚,pony(马化腾)说......."
"小扎(扎克伯格)不是来了嘛,在硅谷也没见到他,这次总要挤时间吃个饭。"
我只知道一些同行有这样的毛病,微信好友里有全世界的名人,嘴里面随便跳出个名字都能进富豪榜前100名,后来发现,这种病在企业家中也很流行。
自己的位置,总需要以别人为坐标系,这样的人,还是安心做好配角吧。
只有一个人,当着我与下属发火,我反而觉得他很可爱。
2015年4月的一天,倒春寒,我与同事,和海底捞董事长张勇一起去参观海底捞北京市大兴物流中心,在门口,张勇看到两名站岗的保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向他敬礼。他走进会议室第一件事,就是把主管叫过来质问:“这么冷的天,干嘛让人家挨冻,敬这没有意义的礼。让他们进屋里去呆着,再装两个暖气,花不了多少钱嘛。”
我们听着他训下属,有点尴尬,但他可不是做戏,遇到类似问题,随时都会发作。
明白你和老江湖的差距了吧?你把员工当人看,员工才会把用户当朋友一样来对待,你把员工不当人,员工就会把用户当仇人来对待,情绪就是这样传导的。
宁波某公司,拥有整栋楼,董事长办公室在十二层,电梯从顶层十五楼下来,每当他下楼时,秘书就会把电梯里从十五层下来的人清空,让他独享一部电梯。从十二层到一层,一共也用不了60秒,但他不愿意与员工共处这一分钟。
真正有实力的公司,董事长有专梯,去拜访某家电公司时,看到即使其他电梯口门前排成长队,董事长专梯前仍空空荡荡。
很多人在办公室待得时间比在家还长,办公室每一个细节,都会泄露自己的品位与习惯。
怎样装饰办公室,是每个人的自由,就算把窗玻璃都用金箔包起来,养一泳池的风水鱼,摆上十几洞的室内高尔夫,挂满了和各国政要的合影,虽然这些也都挺讨厌,但和下面两件事比起来,都不算什么,那就是椅子的高度和桌子的宽度。
去拜访某制造业CEO,站着我们差不多高,坐下之后,立刻他显得像姚明,我像霍比特人,仔细一看,他坐在大班高脚椅上,调的高度几乎脚不沾地,而除了这把椅子,办公室里所有其他椅子,都是固定高度,低了足足50公分。他不但能够坐着就鸟瞰窗外北四环的车流,还能俯视房间里所有的人。
除非你不想坐在桌子后面和人谈话,否则最好别用宽度超过1.5米的办公桌,两人之间隔着一个过宽实物,会让客位一方觉得彼此距离有半个篮球场远。
京东自从将总部由奥运村搬到亦庄之后,刘强东终于有了一个足够宽敞的办公室,他喜欢边思考边散步,办公室小了他活动不开。目测他的新领地,总有一百二十平米以上,但置身其中,不会觉得尴尬。他的办公室空旷,没有多余装饰,只是在一角摆了个硕大茶海和一圈沙发,聊天的时候,他就自己动手泡给客人泡茶,有下属陪同,他就连下属杯子也一起加满,下属如果要替他泡,他还不同意。
明白你和老江湖的差距了吧?想在交流中创造更好的气场,就别老想从形式上碾压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