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历史似一指流沙,往往记载的要么是德才兼备者,要么是无才而奸者,平平淡淡过一生的小人物出现在史册中,简直是一种奢求。
正史上明明白白写着唐中宗的昭容上官婉儿,出生于一个家学渊博的家庭,可爷爷触怒武则天,连及婉儿的父亲,皆丧了性命,而女眷充为官奴。
即使家庭败裂,处境极为低贱,母亲郑氏依然拼死拼活地保得婉儿接受正统教育,这也就成为她日后安身立命的资本。
十四岁那年,婉儿美貌与才华都很是出众,声名传到武则天耳朵里,武则天传召她。而婉儿懂得祖上的恩怨而不动声色,她是聪明人,在当下的生活中学会适应。既然走到这一步,就只有奢求能多走一步,毕竟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她当场赋文一篇,辞藻华丽之极,又言之有物,看得武则天龙心大悦,抛开身世与恩怨,当即免掉她婢女身份,管宫中诏命,一步当时权力中心,虽无宰相之名,但坐拥宰相之实。
她用自己的智慧诠释了历久弥香的人生,能让君主不计前嫌,是何等困难,可她的谨慎内敛,文采斐然拯救了她自己。
我们被时代驱赶着做太多相似的事情,眼花缭乱的选择后,却是无可奈何的窘境。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精神上才能获得救赎。
遥远的撒哈拉,漫天的黄沙,响彻心间的驼铃,那个白色衣裙的女子……
知道三毛,是因那首《橄榄树》,每一次的翻唱,都好似诉说着新的意境,但奈何她的人生只有一种结局。
没有人说她不勇敢,她一生都在行走,在寻找,她无数次用双脚感受滚烫的沙子,尽管丝袜与她的脖劲纠缠,却带不走她自由的灵魂。
这位奇女子,一段有意义的人生,如郭沫若笔下的《凤凰涅磐》中浴火而生的灵。
生命的终止并不是心跳的停止。她享受了一切,拥有过一切,最后换来了一次重生,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掩饰内心的恐惧,但事实总是:不得不面对,给自己心灵的救赎,因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李则昊)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笔法自由灵活,很有文化的韵味,当然观点明确,说理也很充分,很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