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础设施形同虚设、公共空间不断破败、地下设施不够健全....种种问题导致百姓生活不便利,对城市管理满意度降低,归属感和责任感缺失。这背后是城市治理中过分关注物质和经济而忽视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城市建设不仅要"造景",完善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发展,更要"化人",以人为本,不断推动城市治理优化升级。
以上例子,第一句是问题的简洁呈现,第二句是问题的影响分析,第三句是问题的原因分析,第四句是总论点。同时做到分析有针对,内容有观点,承接很流畅,是一个层次清晰、观点鲜明的开头。
其次,问题式开头很百变。在这样的小段前面加上很多种不同花样的内容整合成一段,都让开头可以在体现个性化的同时内容详实。如下面几个。
一、上例内容前加上背景性内容,即可变成转折递进式,如下: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经济实力逐步攀升,文化更加多元,生活更加丰富。然而发展中过分注重"有形"的增长,忽视了人们对城市"无形"的需要。
二、可以在前面加上名人名言,即可变成引言式,如下:
老子有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看得见的东西价值是明了的,看不见的东西其价值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
三、可以把例子中的问题进行展开排比,后面用同样的分析,即可变成排比式,如下:
城市病逐渐蔓延,生活幸福感降低;社会暴力偶有发生,百姓安全感难以保障;城市服务水平不高,人民满意度降低......城市的发展问题关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两个一百年的实现,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可以在前面加上时间跨度下的内容,即可变成时间式,如下:
21世纪初期,国家城镇化快速提升,一系列问题不断冲击着政府的治理能力。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和政府不断深化改革,人民对城市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然而......
以上只是示范的四个例子。在任何个性化开头之后,如果内容不够充实,都可以用问题式内容作为补充,既体现对社会问题自己的观察,也可以让内容很详实,不空洞。
最后,写文章是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的集中呈现,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取得十足的进步。在方法的基础上,多写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