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古人云:"当仁不让于师"。西哲亦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见,东西方都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也都有"不让于师"的学术风范。悠悠历史证明,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开辟学术发展的佳境。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百舸争流正是一个最好不过的例证,汉武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造成长期的万马齐喑,一家独鸣的不正常局面。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春秋战国时代之后这一部分内容是文段的举例论证部分,这一部分内容是为了证明前面的观点"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开辟学术发展的佳境",通过例证我们可以快速的找到文段的主旨。同时文段的举例论证部分不是文段的重点,可以快速略读,节约时间。
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反面论证的部分出现在结尾的否则之后,反面论证是为了证明正面观点,"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通过反面论证我们可以快速的找到文段的主旨,同时反面论证部分也可以略读。
援引观点法:通过名言警句、格言、别人的看法,从而来引出自己的观点。阅读重点应放在引出的观点—作者的观点。
例3、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 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 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在这个例子里面援引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引出了作者的观点"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其实也就是文段的主旨。当然这个援引的观点也不是文段的主旨,可以略读。
背景铺垫法:作为铺垫的一种,常常出现在文段的开头进行背景交待,之后的语句是重点。
例4、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短信等现代传播工具,跨越时空迅速传递,使意见空间加大,意见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
这段文字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之前是文段的背景铺垫,最后引出了文段的主旨。通过背景铺垫可以快速的找到文段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