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的头号名片,在汕头每隔一小段路便会看到一家牛肉火锅店。海记,福合埕,登封,蔡记……当那些耳熟能详的牛肉火锅店跃入眼帘时,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驻足在橱窗前,看师傅们切一小会儿牛肉片,然后兀自地幻想肉片们吃进口中时的欢畅感觉。
相信大部分人第一次吃汕头牛肉火锅时都有同样的感觉——一脸懵逼。
明明从小到大也吃了不少牛肉,然而看到菜单时却无一例外的茫然。勃仁、匙仁、吊龙、花趾、胸口朥、肥胼、嫩肉……每一个字都看得懂,可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却完全无法找到对应的画面,更别提清晰地指认出这是牛的哪个部位。
哦不对,即便是点完菜,一盘盘不同的牛肉部位都端上桌了,除了最易分辨的牛舌、牛肚和胸口朥之外,其他的部位若不是舌尖敏锐的吃货,第一次吃的时候也会继续懵逼——这多一点脂肪的是什么?这嫩一点的又是什么?刚刚吃的是吊龙还是五花趾?傻傻分不清楚了啦!
这就是汕头人的骄傲之处,他们爱吃牛,懂吃牛,爱到把牛分割成非常细小的部位,懂到给牛的每一个部位都命上独特的名称。
最喜欢的莫过于咬下牛肉丸的那个瞬间。 一口咬下去,噗嗤,肉汁迸溅,可以清晰地听到爆浆的那一下声响。还没等你反应过来,肉汁已经溅得满嘴都是,甚至攻击到身边的无辜饭搭子。牛肉丸肉质紧实且充满了牛肉的香气,Q弹之余还能看到牛肉丸的小孔里饱藏的肉汁。
也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沙茶酱这种伟大的蘸料,和牛肉丸简直绝配。因为酱料里有大蒜、洋葱、虾米等等充满香气的食材,和牛肉丸结合在一起时,微甜的沙茶酱放大了牛肉的鲜味,进击的牛肉丸此时的杀伤力直接爆表。
不少牛肉店会像表演一样向食客展示牛肉丸的制作过程。师傅坐在树桩做成的打牛肉桩前,脱掉上衣露出精壮的肌肉,手握几斤重的铁棍。打牛肉台上放着新鲜的牛后腿肉,师傅高举铁棍,顺势而下,如同打鼓一般不断敲击在后腿肉上。铁棍倾注了师傅的神力,牛后腿渐渐从完整的肉块变成了纤维尽断的肉泥,场面甚是壮观。
牛舌也是神一般的食物。虽然脂肪含量低,但口感非常非常嫩。无论是烧烤还是火锅都能够感受到牛舌柔软的弹性。
日式烧烤喜欢将牛舌切薄片,烤熟后外层微焦,沾一点烧汁就很惹味了。而汕头火锅的牛舌则更注重牛舌原本的味道和嫩度。
牛舌每片切成约莫一厘米的厚度,放入清汤中烫一下,看到牛舌从粉红变成熟褐,便赶紧捞到碗中。牛舌还保留着Q弹的口感,柔软的同时不会烂熟,香浓而不腻,感觉正在跟一头活生生的牛在舌吻!
所谓吊龙,就是牛脊背上那条用来做西冷和肉眼的长条肉,吊龙伴就是吊龙的两侧。吊龙伴比吊龙脂肪更多些,因此煮熟后更细腻肥美些。
以前一直很抗拒吃油脂很多的东西,可是胸口朥却完全改变了我对油脂的偏见。
它属于牛前胸肉部位的一块脂肪,只有大而肥的牛才会有。胸口朥切片后是白白的一片,近距离看还能看到漂亮的纹理。原本以为烫熟后就消失了或是会严重缩水,但没想到烫完后的胸口朥只是微微蜷缩。
咬下去的时候本以为是软塌塌很恶心的口感,谁知道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味道和感觉。爽爽脆脆的胸口朥在嘴里嚼劲十足,边咀嚼,嘴里已化开了牛油的浓郁香味,欲罢不能,是十分神奇的体验。
牛肉火锅的标配是清汤锅底。越是清淡的汤底,越能吃出牛肉的原味。
蘸料是经典的沙茶酱和辣椒酱,还有盐和油让我们自己添加。
点完菜约莫十来分钟,店家便会把牛肉端来了。每盘的分量都很足,三下五除二便摆满一整桌。
如果你真的很讲究,可以按照从瘦到肥的顺序依次烫肉,避免在一开头就被油脂腻到。从嫩肉开始,然后是牛舌,三花腱,五花腱,匙柄,匙仁,脖仁,吊龙伴,吊龙,肥胼,最后结束于只有脂肪的胸口朥。
不同的部位还有对应的烫煮时长。比如牛肉丸和胸口朥要两三分钟,而牛百叶只要七上八下(拿筷子夹着几条牛百叶在水中上下烫八下就熟了)。
不过火锅吃的就是热闹和随性,谁又真的会这么规规矩矩地按顺序烫肉呢?
约上三五好友,把最爱吃的部位都统统叫上两三盘。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能围坐在一起大口吃肉大声说笑畅谈人生喜乐苦短的日子,就该好好珍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