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纳法。归纳法即教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能使学生容易接受语法。例如,在学习情态动词结构"should have done"时,教师可呈现例句:the driver’s carelessness cost many passengers’ lives. 接着启发学生:do you think the driver should have been careful ?学生会立刻理解句中"should have been careful"的含义。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点明语言点的规则,而是应呈现更多的句子,以检验学生的对新语法项目的理解。教师呈现每个例句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待他们领会句意后再引导用"should have done"改写句子。(1)this morning mary was late for school .→ she should have got up a little earlier . (2)i didn’t pass the exam because i had wasted lots of time .→i should have made full use of time to work on my lessons .
…… 在上述语法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和练习若干句子,既能很快理解"should have done"的意义,又能较好地掌握其用法,即:"should+现在完成式"表示"本来应该做某事而实际上并未做",常常含有责备、不满的语气。这样的归纳教学能让学生理解和活化语法规则。
2、对比法。学生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后,在一段时间内会产生"越学越糊涂"的困惑。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法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关键点,发现差异点。例如,学生学习了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后,对that引导的从句究竟是定语从句还是同位语从句深感迷惑。此时,教师可出示以下两个例句:(1)the news that he passed the entrance college examination made his parents very happy . (2)the news that he told me made me very surprised .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that引导的两个从句,然后让学生分析that在两个从句中的语法成分,很快学生发现that在句(1)从句不作任何成分,而在句(2)从句中作动词的宾语,最后与学生共同总结出that在同位语从句中不作语法成分,在定语从句中作语法成分。经过对比,看似复杂的语法知识很快"化难为易"。
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教师可先让学生先了解相关文化。如6A‘Unit 7 At Christmas’是关于圣诞节的语篇,我就让学生对于圣诞节的文化、圣诞节的相关知识、圣诞节如何度过等进行相关的预习,学习时学生兴趣盎然。
如在教学5BUnit8 At the weekends一课中,通过让学生来回答What does/do …do at the weekends?让学生掌握小朋友们是如何度过他们的周末的,也就是小朋友们的周末活动,这样学生便能提纲契领地俯瞰全篇,抓住文章的精髓,有助于学生对语篇的深层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完成了周末活动中的相关新的词汇的教学,这些词汇正是本课的关键词汇,借助这些关键词汇学生便能基本掌握语篇的主要内容了。
强烈的目标意识是阅读成功的关键。为此,阅读任务的设计必不可缺。Smith 和Elley 曾指出:"儿童只有在被给予难度与其能力和水平相当的任务时,才会学得最好。"这说明设计的任务必须要适度。精读课文是一节课最关键环节,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不仅要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还要对语言、句式、篇章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以任务促读,正好符合了精读的要求,能使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活跃,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教完6B‘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前言后,让学生精读对话,带着任务,完成笔友Peter 的信息采集,并顺利完成书上‘Penfriend wanted’的填空练习。"精读"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篇章的能力。
4、表演——活读
在精读课文后,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篇章的理解,采用分小组表演、关键词提示或板书复述课文的方式再次深入课文,把课文读活,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完5B Unit 3 Hobbies A Read and say后,我用PPT显示几种选读方式让学生选读,有自己轻声或大声读;有与好朋友一起读;小组内读;或读给老师听等方式让学生读,学生兴趣大增,把课文读活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活动能使英语课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课堂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次写作中遇到一个句子:小许是个哑巴。我知道"dumb"已被好多学生遗忘,能否用其他表达法来解释?学生们七嘴巴舌议论开了:can’t say anything;without the pow-er to speak;unable to speak。再由dumb联想到blind,deaf,lame等单词。这种训练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不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快乐。只要从词句入手,再到语篇,循序渐进地进行扎实的训练,就不怕写不出好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