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后空气中湿度渐增,加上夏季来临前的升温,人体内的湿气排不出去。
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过度湿热的环境下,湿邪也容易侵入人体,造成身体乏力困重、虚火旺盛、胃口不开、关节肌肉酸痛等情况,若曾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者,也容易在该节气诱发。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保健。此季也是各类神经痛的高发期,如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一侧或双侧三又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发病者多为中年女性,针刺或用微血管减压术对此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它的病因与坐骨神经痛类似,均为湿邪侵袭经络外加虚火旺盛所致;而肋间神经痛多由于气候变化使情志郁结,肝气淤滞失于疏泄所致。一旦发病不需要紧张,可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前者重在祛湿保健,疏通经络,清肺降火;后者重在调节情志,舒肝理气。
中医强调,要在每天的午时,也就是人体阳气最足的时候揉搓心经,尤其是在肘关节内侧少海穴和腰背部的肾俞处搓热或进行艾灸,除能防治关节炎外,也是补肾祛湿的最有效方法,同时还能防治肾虚引发的相关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小豆、慧仁、山药、荷叶、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竹笋、卿鱼、豆芽等。比如在早晨煮稀饭的时候,可多加一些慧仁、赤小豆等。多食节令蔬菜,如香椿、菠菜等,平素可用生姜糯米砂仁粥及陈皮粥调理脾胃;可用拘祀子、怀菊花、玫瑰花、菊花冲泡茶饮,防止体内积热,以补肾健脾。
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胃病患者需食低脂饮食,往意补充淀粉和蛋白质,且餐后不宜做过激的运动。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狗肉、胡椒等,以防邪热化火伤及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