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奈达在对《圣经》的翻译实践研究中形成并发展了"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的翻译思想,并于1964年在其出版的重要专著《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并区分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概念。
形式对等聚焦于信息文本本身,着眼于形式和内容层面的对等;而动态对等则定义为"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动态对等将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感受考虑在内,所关注的不再是源语信息与译语信息逐字逐句的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奈达认为动态即"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即"目的语读者和译本之间的关系应与本土读者和原文本间所存在的关系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
后来,为避免误解,奈达用"功能对等"代替了"动态对等",二者并无实质区别,但是"功能对等"的概念可以更加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
按照功能对等理论,奈达曾在其对动态和功能对等的定义中(在译入语中找到与源语信息最贴切、自然的对等物)指出了所包含的三个因素:"对等"、"自然"和"最贴切"。"对等"指的是源语与译语之间传递信息或意义的对等;"自然"是指译文的表达方式应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尽量避免出现翻译腔;"最贴切"则是指要"贴近源语的信息",即源语与译语在意义上要最大程度的近似,这就要求在翻译时,要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译者在选择何为最贴切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时,往往面临语言形式与意义两个层面的抉择,而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形式",在二者没有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译者应努力平衡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最大程度再现原文。
但由于文化语言体系的差异,有时往往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按照功能对等理论,翻译要以目标读者为中心,强调目标读者的反应与阅读体验,意义上的对等大于形式上的对等,在选择时不应拘泥于语言外壳的束缚,以最大程度再现原文意义,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
此外,为了进一步完善功能对等理论,根据不同的适合程度,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的两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所谓最高层次是指"译文读者应能以原文读者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所谓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能够透过对译文的理解而想象到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赏原文的",前者是理想状态的对等,鲜有译者可以达到,而后者是功能对等的最低现实意义,低于这种标准的译文是不被接受的,优秀的译文总是介于这两者之间。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后,便打破了中国传统翻译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这一理论在当时给中国翻译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也给翻译理论带来新的血液;对我们项目的英译实践来说,亦是如此。
以上就是有关【2023年翻译硕士复试考点:尤金奈达】的全部内容,2023年考研初试科目已经结束,相信有不少考生在对成绩了,但同时也要了解自己是否需要调试,复试准备资料等信息,因此可以进入树图网查看,内里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你哦!准备24年考研的朋友,点击下方图片还有大量免费的练习册、背诵宝典、名师试卷、历年真题等优质备考资料,千万别错过哦,赶快点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