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病因治疗、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3类。药物治疗的主要原则为强心、利尿、扩血管。
(2)减轻心脏负荷:休息,限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紧张,减轻心脏负荷。
(3)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水肿明显时应限制水的摄入量。
(5)利尿药: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通过排钠、排水减轻液体潴留,分排钾和保钾两类。
①排钾类利尿药:常用药有襻利尿药(为高效能利尿药)如呋塞米(速尿)、布美他尼(丁尿胺),噻嗪类利尿药(为中效能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等,利尿的机制为阻碍钠、钾、氯化物的重吸收。主要不良反应是易引起低钠、低钾、低氯血症碱中毒,应补充氯化钾或与保钾类利尿药同时使用。氢氯噻嗪还可引起高尿酸血症,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干扰糖和胆固醇代谢,痛风和糖尿病病人慎用。
②保钾类利尿药:为低效能利尿药,常用药有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等。保钾类作用较弱,常与排钾类合用以防止低钾血症的发生。
(6)血管扩张药:通过扩张容量血管(小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扩张外周阻力血管(小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
①小静脉扩张药:硝酸酯制剂,代表药物有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②小动脉扩张药: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醛固酮受体拮抗药(螺内酯,同时为保钾利尿药):ɑ1受体阻滞药(哌唑嗪,可同时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主要扩张小动脉);ɑ受体阻滞药(酚妥拉明);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的药物(肼屈嗪)等。
(7)增强心肌收缩力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又称为正性肌力药。适用于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尤其对心腔扩大引起的低心排出量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律失常的病人作用最佳。
①洋地黄制剂:代表药物如地高辛、毛花苷C(西地兰)等。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脏传导系统。
②β受体兴奋药:常用药物有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特别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者,小剂量能扩张肾动脉,增加肾血流量和排钠利尿,心率增快作用轻微;大剂量可用于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静脉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
③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常用药有米力农和氨力农,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扩张周围血管作用,适用于重症或顽固性心力衰竭时的短期治疗,长期使用病死率反而更高。
(8)β受体阻滞药: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对抗代偿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故心力衰竭病情稳定的病人应使用β受体阻滞药。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短时间内缓解症状,而是长期应用达到延缓病变进展、减少复发和降低猝死率的目的。因有负性肌力作用,临床应用应十分慎重。同时患有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或不能耐受者禁用。
考生必备:
冲刺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各科辅导重点及试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