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我国现行民事简易程序制度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当务之急,应当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一)、明确简易程序的法定范围,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作出详细的规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民事诉讼纠纷不断增多,案件积压,人民法院在现有的人力、财力状况下,不得不在庭审方式的简化、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等方面寻找出路,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若干规定》虽对我们进一步扩大适用简易程序提供了依据。但是,该规定对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仍过于笼统,局限性较大,导致适用简易程序化解大量民事纠纷的功能没有更明显的彰显,相应地增加了普通程序的负担,案件积压的状况没有得到到根本性扭转。利用简易程序解决纠纷,降低司法成本,提高诉讼效益的目的效果受到很大限制。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法院在贯彻执行民事诉讼发第一百四十二条时,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采用排除法列举出12种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除此之外的案件全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笔者认为,在不突破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前提下可以采取这种排除式的方法,界定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使之更加具体、统一,便于操作。而在立法技术上则可以考虑突破目前简易程序的法定适用范围,如对仅仅由于争议标的额较大的但当事人对案件其他方面没有意义的案件也应当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二)、从法律和制度上把握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问题。针对已经按简易程序审理而承办人员依照《民诉法适用意见》第170条之规定认为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加强监管,以防止承办人员在法定期限内不能结案而变相超审限结案的做法;由于《若干规定》对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时应履行什么手续未作明确规定,各地法院的做法不统一,比较混乱,我们建议法律对此不但要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还要印制统一的程序转换审批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开庭审理后,发现案件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的,在简易程序期满前15日内由主审法官填写审批表,详细写明转换原因,报庭长同意后,由主管院长审批,如果主管院长认为不需要转为普通程序的,则不予批准,并限定在审限内结案,这样实际上是将程序转换权力行政化,增强了法官的责任心,加快了办案进度,提高了办案效率。
(三)、对简易程序进一步简化,应有相适应的、与普通程序相区别的案卷评查。目前民诉法对简易程序的规定与普通程序相比,其简易性表现在起诉方式的简便(口头化)、受理程序的简便(可以当即受案审理)、传唤当事人及证人方式的简便(可以以电话、口头等方式)、实行独任制、程序简便以及审理期限较短等特点。我认为,上述程序有进一步简化的必要。例如按照民事诉讼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虽然一般要受该法律条款规定的限制,但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派出法庭参加开庭的情况下,就不必受该条法律条款规定的限制,可以当即开庭审理;另外,在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一致确认的情况下,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不作开庭审理,直接进行书面审理作出判决。因为开庭审理的目的是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双方当事人既然已经对案件事实一致确认,案件事实本身就已查明,是非自然分清,也就没有什么必要再开庭了,只要再适用法律就可以直接作出判决。按照民诉法第152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迳行判决、裁定。所以,在事实核对清楚后,既然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不开庭审理而迳行判决、裁定,那么在民事案件事实已经查清的基础上,一审人民法院不作开庭审理而直接进行书面审理,同样可以作出正确的判决。
在案卷评查方面,目前,不单法院自身对案卷进行评查,党委政法委、纪检检察、人大、信访等部门都有权评查,都有权确定错案案件并追究责任,而各自掌握的评查标准和尺度不尽相同。由于适应简易程序案件的卷宗材料不象普通程序案卷那样规范,而且案卷材料具有即时性、简化性特点,很容易被确定为程序性瑕疵,承办案件的法官思想压力大,害怕由此产生的错案责任。所以,对简易程序的案件,应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与普通程序相区别的案卷评查办法,消除办案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四)、限制口头起诉的适用。如前所述,口头起诉的诸多不便,再加上当今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增强,为了真正实现简易程序的快捷高效,建议限制口头起诉的适用,将口头起诉限定在赡养案件的老人和因困难确实为需进行司法援助的公民,除此之外,不得受理口头起诉。
综上,笔者建议完善立法,修改《若干规定》,为进一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提供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