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一行首先来到岷山乡红色革命纪念馆,“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彭慧以杨超烈士的《就义诗》开启了纪念馆里的授课。通过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她进一步强调,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像杨超这样的志士青年在赣鄱大地上献出了他们宝贵的、年轻的生命,把青春和热血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为什么在生死关头他却表现出如此英雄豪气,难道他不怕死吗?”彭慧通过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让大家懂得了信仰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初心、坚定信念的重要力量,也领悟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努力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在中共赣北工委与红军游击大队部旧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欣成讲述了赣北工农红军游击队的故事。展柜里一件件简陋的武器,反映了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面对眼前这般不太精良的武器,同学们发出了疑问:“这么简陋的武器,真的很难想象他们当时是怎样坚持战斗的?”朱欣成在授课中谈到,每一把枪、每一颗手榴弹、每一把大刀,都承载着革命者的汗水与鲜血,见证了先驱者们不屈不挠的斗志。正是这些看似简陋的工具,在革命者的手中化作了推翻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锐利剑刃。在资源匮乏、条件恶劣的环境下,更加激发了革命者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使得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寻找机遇,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依然坚持信仰、持续斗争。同学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限制我们的从来不是艰苦的条件,而是我们的心态、信念、视野以及对待挑战的态度。
在岷山烈士纪念塔前,全体人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神情肃穆,列队肃立,鞠躬致意,深切缅怀英烈,激发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屈原的辞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来赞颂铁骨铮铮、为国献身的革命先烈,表现出对英雄的深厚感情和对英雄精神的崇高赞扬。
纵使岁月长流,英雄精神却熠熠生辉。同学们在活动现场仔细聆听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深深被他们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所打动。大家畅谈感想,共抒理想,纷纷表示将传承好革命先烈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不断砥砺前行。
此次赴岷山乡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是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活动,师生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亲身体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去寻找书本知识的生动诠释。大家不仅被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和辉煌的成就所震撼,更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