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外界的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限降低。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
常见于癔症,成为转换症状。由于情绪冲突引起,不符合生理解剖特征的感觉缺失。如
又称为体感异常。致体内产生各种不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如感到某种牵拉、挤压、
虫爬等。都是异样的,且往往难以表达。与内脏性幻觉不同的是没有明确指出体内不适部位。
但这些不适的感觉常会引起患者的不安,可以构成疑病观念的基础。多见于神经症、抑郁状
(2)常见的知觉障碍:有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
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客观存在的事物歪曲的感知为与实际不相符合的事物。正常人
在光线不良、期待、恐惧紧张等心理状态下可以产生错觉,如杯弓蛇影。临床多见错听和错
视。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且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虚幻的知觉体验,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且重要的精
根据所涉及的感官,幻觉可以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触。内感受器幻觉。内感受器
最常见,非语言性幻听属于原始性幻听,如鸟叫声、流水声,多见于脑局灶性病变。最
常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其中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
临床常从幻听的内容、性质、频度、持续时间及思维、情绪、行为的影响评定症状的严重性。
在意识障碍时,幻视多为生动鲜明的形象,并有恐怖性质,多见于躯体疾病伴发幻视的
与表象鉴别:表象为随意的,形象较模糊,多在闭眼时出现。
患者常闻到难闻的气味,长于其他的幻觉和妄想结合在一起。单一出现的幻嗅,需要考
也称为皮肤黏膜幻觉。其中,性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常感
患者感到躯体内部某一部分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的知觉体验如感到肠扭转、肺扇动、
胆囊穿孔、腹腔有虫爬行,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或被害妄想伴随出现,多见于精神
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
按产生的条件幻觉可分为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入睡前幻觉和心因性幻觉。
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刺激。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了
涉及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的知觉与幻觉并存,常见的是功能性幻听。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心
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见于精神分裂症。
出现在入睡前,患者闭目就能看到幻觉形象,多为幻视,多见于酒精中毒或谵妄状态。
是在强烈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联系。见于心
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够感知,大门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
患者感到周围的人或物在大小、形状、体积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看到物体的形象比实际
患者感到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改变,如事物变的接近或离远。
患者对时间的快慢出现不正确的知觉体验,如感到时同在飞逝,似乎置身于“时空隧道”。,
患者对周围事物和环境感到发生了变化,变的不真实,视物如隔一层帷幔,像是一个舞
台布景,周围的房屋像是纸板糊的,人像没有生命的木偶。对此患者有自知力。见于抑郁症、
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与妄想鉴别:妄想缺乏“仿佛感”。
注意是指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性,外界的任何事物以及我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是注
意的对象。注意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动注意,又称为不随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目的
和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地、自然的注意,它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性反应。另一
类注意是主动注意,又称为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而
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这种注意范围的大小不仅与知觉对象的特
点有关,也往往因活动的性质和个人知识经验的不同而异。
注意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客体或某个活动,称为注意的稳定性。
在紧张注意的情况下,个体会完全沉浸于他所注意的对象,而注意不到周围所发生的其
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称为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其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
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以及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
(1)注意程度方面的障碍,包括注意增强和注意减弱;
指在某些精神病状态下,个体特别易于注意某事物。注意增强有两种二种是注意指向外
在的某些事物,对某些细节都保持高度注意和警惕。另一种是指向个体本身的某些生理活动,
如疑病者过分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精神障碍。
指主动及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也称注意松懈(注意迟钝)。个体的注意难于在较长
时间内集中于某一事物,同一时间内所能掌握的客体范围显著编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
降。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个体的记忆,出现记忆减退。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病及
(2)注意稳定性方面的障碍,包括注意转移、注意涣散、注意固定;
主要指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增强,但注意不持久,注意的对象不断转换。见于躁狂状态。
指主动注意明显减弱,即注意力不集中,个体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并保持相当
长的时间,以致注意很容易分散。多见于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症。
指个体的注意稳定性特别增强。多见于有妄想症状者或强迫症者。
(3)注意集中性方面的障碍,包括注意狭窄、注意缓慢。
个体的注意范围明显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个体集中注意于某一事物时,其他一般易
于唤起注意的事物则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多见于朦胧状态及痴呆者。
指个体注意兴奋性的集中困难和缓慢,但是注意的稳定性障碍较小。个体对第一个问题
的回答完全正确,但对他不断提问时,其回答则明显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注意的兴奋性缓慢
记忆是指个体既往感知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大脑中重新反映出来,即既往经
验的认知(再认)和回忆(再现)。记忆包括识记、保存、认知(再认)和回忆(再现)四
记忆障碍可以在识记、保存、认知、回忆这四个不同部分发生,但一般都是同时受损,
临床上记忆障碍大致分为两方面:记忆量方面,包括记忆增强、记忆减退和遗忘等;记
忆质方面,包括错构症、虚构症和潜隐记忆及似曾相识症等。最常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是指病理性记忆增强,表现为病前不能回忆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常见于躁狂状
是指识记、保存、再认和回忆普遍减退,是比较常见的记忆障碍。早期常是回忆减退,
特别是对日期、年代、专有名词、术语、概念等的回忆发生困难,可表现近、远记忆减退,
有的可表现为由近及远的记忆减退。可见于正常老人或痴呆患者。
遗忘症指回忆的丧失,是指那些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经历的遗忘
即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遗忘的时间和疾病同时开始。见于
即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遗忘可能是完全的或部分的,但大多数只涉
及较短的一段时间。多见于脑卒中后、颅脑损伤伴严重意识障碍时。
主要是再认和回忆的功能明显受损,识记和保存功能所受的影响不大或也有受损。主要
是由严重的创伤性情感体验引起,疾病产生的原因多与患者犯了某种严重错误或罪行有
关。遗忘的内容只限定于与某些痛苦体验有关的事。多见于癔症。
是记忆的错误,表现为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或时间上出现错误的
回忆,并坚信是事实,而予以相应的情感反应。多见于酒精中毒性障碍、脑外伤性痴呆。
也是一种记忆错误,表现为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的事或体验、说或是确有其
事·患者以这样一段虚构的事实来填补他所遗忘的那一片段的经过。多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
是指患者对不同来源的记忆混淆不清,互相颠倒,患者把自己过去看过的或听到的,或
是在自己梦中体验过的事物的回忆,认为是自己实际体验过対事物。潜隐记忆分为两种:一
种是把别人经历过的事回忆成是他本人实际发生过的事;另一种是把实际上患者本人经历的
指患者在体验新事物时,有一种似乎早已体验过的熟悉感,或对已经多次体验过的事物
感到似乎从未体验过的生疏感,这两种症状一般认为是与识记障碍有关。多见于癫病患者。
智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含义包括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
来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智能必须在解决某种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并因
问题的不同需要有不同的能力,如表现为理解力、计算力、分析能力、创造力等。
智能障碍可表现为全面性的或部分性的智能减低。智能障碍主要有两种类型先天性智力
这类障碍是指在胎儿期、出生时或婴幼儿期,大脑的发育由于遗传、感染、中毒、头部
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因素而受到阻碍,以致大脑发育不良,或受到阻滞,使智能的发
是一种综合征,常是慢性或进行性的,可见定向、记忆、理解、计算、学习等能力以及
判断力的障碍,并伴有影响脑功能的器质性情况。在痴呆的情况下,常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推
理,学习和工作困难,有时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其他精神活动方面,如情感和意志过程也
因痴呆的影响而出现轻重不等的失调。逐渐丧失社会性的情感,原始的情感和本能意向占优
势。痴呆多为进行性的,常不易恢复或不能完全恢复。根据大脑损害的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
在这类患者中,大脑的病变主要呈现为弥散性器质性损害,这类痴呆,既涉及智能活动
的各个方面,也影响患者的全部精神活动,患者缺乏对自身所患疾病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也
可能有定向力障碍,常出现人格的改变。见于老年性痴呆和麻痹性痴呆。
这类痴呆是由于病变只侵犯大脑的某些限定区域,而使智能产生部分的障碍,如记忆减
退、理解力削弱、分析综合困难等,但其人格的基本特征一般仍保持良好,并具有一定的批
判能力和自知力,定向力也比较完整。这类痴呆在严重时则较难与全面性痴呆鉴别。多见于
在临床上,还有一些与痴呆类似的表现,但其本质不同,这类智能障碍主要是由于强烈
的精神创伤而产生,故大脑的组织结构方面并无任何器质性的损伤,病变的性质基本上是功
能性的,所以预后比较良好,其智能障碍通过适当的治疗和处理,在短时间内可以完全恢复
患者对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做出荒谬的回答,但其回答并未超出问题性质的范围,称为
近似回答,虽然如此,但在生活中,患者却能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如下象棋、打纸牌等,
此时患者主要表现为类似一般儿童那样稚气的样子,学幼童的声调说话。也主要见于癔
指个体对自己本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是否能觉察或识别自己有病,能否觉察自己
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
患病个体对自己的精神状态丧失判断能力,否认它们是不正常的,甚至拒绝治疗,称为
指个体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1、对时间的定向障碍即不能辨别具体的时间,年、月、日、钟点等。
2、对地点的定向障碍表现为不能说出自己所在的地点,或说错自己所在的地点。
3、对人物的定向障碍又包括对他人的定向障碍,即不能辨别周围人的身份以及他们与
自己的关系;对自身的定向障碍,即不能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职业等个人情况。
定向障碍多见于躯体疾病、感染、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以联想过程的障碍为主,思维内容障碍
则主要以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为主要表现。常见的症状如下:
又称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患者表现健谈,说话滔滔
不绝,叙述自己的脑子反应快,如同电脑,思维敏捷,新的概念不断涌现,内容丰富。思维
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常常为环境中的变化吸引而转移其话题,不能贯彻始终(随境转移),
即联想抑制,与思维奔逸相反,以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数量减少为特点。患
者言语简短,语量减少,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患者自觉脑子变笨,反应迟钝,回答问题很
困难,并为此着急。有的患者病前伶牙俐齿,病后诉讲话不流利,说了上句不知道该如何说
下句,惧怕与人讲话,与人接触较病前明显减少。此类症状常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之一。
是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这类症状在表现上虽然与上述症状类似,但本质
不同。患者对于一般询问往往无明确应答性反应,或仅简单地答以。不知道、没什么、平时
也不主动说话。患者叙述箔脑子空虚没什么可想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患者对此漠然处
之。思维贫乏往往与情感淡漠、意志缺乏伴随出现,是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主要表现。思
以思维过程中主题转换带有黏滞性,停留在某些枝节问题,而抓不住主要环节为其主要
特征。在叙述事物时,患者在个别细节问题上,不厌其烦地做不必要的、详细的、累赘的描
述,以致使一些无意义的繁文细节掩盖了问题的主要内容。患者表现的讲话罗嗦,讲半天讲
不到主题,当医生要求患者回答简单一些,或回答问题的中心所在时,患者固执的非按自己
的思维过程赘述下去。此种思维联想障碍多见于各种器质性损害所致的精神障碍及老年性精
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患者思维活动可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
题与另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很不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
以致使人感到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其用意也不容易理解。
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性。患
者对此毫不察觉,或给以更为荒谬的解释。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
系,成了“语词杂拌”。此类症状见于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表面上与破裂性思维十分相似,但产生的意识背景不同,它是在严重的意识障碍情况下
产生的,患者的言语较上者更为杂乱,语句片段,毫无主题可言。此类症状多见于感染中毒,
患者是在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的原因的情况下,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讲
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的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若患者有当时的思维
被某种外力抽走的感觉,则称为思维被夺。两症状均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指患者感到有某种思想不属于自己的,不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是别人强行塞人其脑中
的。若患者体验到强制性的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称为强制性思维。在临床上需要与
指患者以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除患者以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
它是形象概念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联想障碍。如患者见人鞠躬,表示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为人
民服务。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但是正常人也可有象征性思维。如以橄榄和鸽子象征和平。正
常人的象征是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的,彼此能够理解的,而且不会把象征当作现实的东西。
患者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意义。如“目化”(实现四化)。多见于
以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其特点是推理过程荒谬,既无前提,又
缺乏逻辑根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甚至因果倒置。如某患者拒食是认为动物体内流
淌着像人类一样红色的血液,具有生命,所以不应该吃肉,植物体内流淌着绿色的血液,也
具有生命,所以也不可以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思维联想过程中表象和概念在逻辑论证上的联想障碍。它的特点是认识内容空泛,缺乏
现实意义和确切的根据,所议论的课题常是一些想入非非的事情。患者无限制的运用一些空
洞且缺乏意义的词句,长篇阔论,拒不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给人一种诡辩的印象。
妄想是最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症状。许多精神疾病均以妄想为主要症状,如精神分裂
症偏执型、麻痹型痴呆的夸大型、偏执性精神病及反应性精神病等。在某一疾病的某一阶段,
妄想也可占重要地位,如情感性精神病及感染中毒性精神病等。
(1)妄想的定义:妄想是在一种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相符合,没有客观的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
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在意识障碍状态下,患者丧失了对事物的判断力。此时妄想的形成往往伴有幻觉和精神
妄想内容往往与病理的情感相一致。在抑郁状态下,产生自责和自罪妄想。在躁狂状态
3)伴有情绪体验占优势的概念、愿望、期待、恐惧以及患者性格特点,如敏感、多疑、
内倾、易伤感性等,使患者容易产生关系妄想及解释性妄想。
理解和批判能力的障碍可影响妄想的内容,如麻痹性痴呆患者妄想的荒谬性。
5)各种幻觉,特别是威胁性、议论性幻听及来自内感受器的各种幻触,对妄想形成有
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
动的病态信念。原发性妄想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指患者突然对正常的知觉体验赋予妄
想性意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患者感到他所熟悉的环境突然变的使缝迷惑不解,而且
对他具有特殊意义或不祥的预兆,但很快就发展成为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
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或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等
是指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的妄想,多见于原发性妄想。
内容凌乱,前后矛盾,多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以及其他的感知觉障碍。
主要是理性认识的障碍,妄想系统化,患者从病态思维出发,将与妄想观念相矛盾的一
切信息置于不顾,对客观现象做片面的解释,甚至将与当前妄想毫不相干的既往经历也包括
进去(即妄想的逆行性扩张)或以固定信念的方式,解释对方的所作所为和周围事物的一切
安排,如确认某异性对自己钟情(钟情妄想);父母不是亲生的(非血统妄想);患者本人是
以鲜明的表象占主要的地位。内容可接近现实,有时则完全是想象的。如患者声称自己
力大无穷,才貌出众,有时以躯体内感受器的改变为基础,如诉“肺肠都烂了”只剩下一个
患者常把周围环境中一些实际与他无关的现象,都认为与他本人有关。常与被害妄想交
集在一起。例如,患者坚信别人关门、咳嗽、吐痰、说笑及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文章都是
可在上述关系妄想的基础上产生,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平凡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
且赋有特殊的意义。如某患者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感到周围人的言行都是针对他而做的,
有人唱《红梅赞》,他认为是在用死亡威胁此种妄想结构多较抽象和脱离现实,常见于精神
是最常见的妄想之一。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周围有些人或某些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
进行打击、陷害、谋害、破坏。如在饭里放毒,跟踪监视,或策划某种阴谋等,起初从怀疑
开始,进而出现关系妄想,发展为被害妄想。常与幻关联,并可以与其他的妄想如夸大妄想、
患者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均受到了外力的干扰、控制、支
配、操纵,或认为有外力刺激自己的躯体,产生了种种不舒服的感觉。至认为自己的内脏活
动,如消化、睡眠等也都是受到了外力的操纵和控制。患者对这种体验往往解释为是受到某
种仪器(如计算机、脑电波)的影响。在某些疾病中,这些影响体验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
被控制感,构成精神自动症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多发生在情绪高涨的背景上,内容常因时间、环境、患者的文化水平和经历而有很大不
同,如认为自己是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国家领导人等。常见于麻痹性痴呆、躁狂症和精
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以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到惩罚。患者主动要求进监狱劳动改造或以请罪等方式
患者毫无根据的认为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通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和
多次反复的医学检验,都不能纠正患者的这种病态信念,此类妄想可以幻触或内脏感受器感
知障碍为基础。严重时患者诉说“内脏已经烂了”,“肺已经不存在了”,“我本人已不存在了”,
“只剩下一个躯体空壳了”(虚无妄想),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老年期抑郁症和脑器质性精神
患者坚信爱人对自己不忠实,另有外遇。因此对爱人行为加以检查和跟踪。男患者的嫉
妒妄想多见于慢性酒精依赖伴有性功能减退的患者。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及
即被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了对方严词拒绝,仍毫不
质疑,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而纠缠对方不已。
患者认为自己所收藏的东西被人偷窃。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老年抑郁症等。
患者认为自己所想之事已经被人所知道,虽然患者说不出是怎样被人知道的,但是确信
已经尽人皆知,甚至搞得满城风雨,所有的人都在议论他。内心被揭露感与假性幻觉、被控
制感相结合而出现,即康金斯基综合征,为精神分裂的特征症状。
患者确信自己变为某种动物如猪狗等,并有相应的行为异常,如吃草、趴在地上等。
是指由某种强烈情绪加强了的,并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这种观念一般都是对某
种事实做出超乎寻常的评价,并坚持这种观念,因而影响其行为。这种错误观念的产生,在
逻辑推理上并不荒谬,而接近正常思维。从内容上讲是某些现实的反映,与切身利益有关,
如自身的健康、亲人的安危、荣誉、发明创造等,如个别发明家、艺术家存在对个人天才的
超价观念,他们的想法虽然与事实不相符合,往往过于迷恋他们的理想而不易纠正。多见于
与强迫观念相鉴别后者主观上认为没有必要,没有意义且有摆脱的强烈愿望。在超价观
与妄想相鉴别其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和现实基础,内容比较符合客观实际或有强烈的情感
14)强迫观念:即强迫性思维,指某一观念或概念,多次重复地出现于患者的思想,且
伴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苦感。患者完全明白这一思想是不必要的或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
可表现为某一种想法,某几句话、诗歌或片段的旋律。有时表现为对某些事件的回忆,
计数(强迫性回忆,强迫性计数),反复思考无意义的问题(强迫性穷思竭虑),脑中总是出
现一些对立的思想(强迫性对立思维),总是怀疑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强迫性怀疑)。强迫
情感和情绪在精神医学中常作为同义词,它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的
相应的内心体验。心境是指一种较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情感障碍必定涉及情绪和心境。在
精神疾病中,情感障碍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即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稳定性的改变及情感
可表现为躁狂、抑郁、焦虑和恐惧等。正常人在一定的处境下也可表现上述情感反应,
因此只有当此种反应持续 1~2 周以上,且不能依其处境来解释时,方方可作为精神症状。
情感活动明显增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自我感觉良好,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
分的愉快、欢乐。语音高昂,眉飞色舞,喜笑颜开,表情丰富。表现为可理解的、带有感染
性的情绪高涨,且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常见于躁狂症;表现为不易理解的、自得其乐的情
感高涨状态称为欣快症,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或醉酒状态。
患者表情忧愁、唉声叹气、心境苦闷,觉得自己前途灰暗。严重时悲观绝望,甚至出现
自杀观念及行为。常伴有思维迟缓、动作减少及某些生理功能的抑制现象,如食欲差、闭经
是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致搓手顿足,
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严
重的急性焦虑发作,称惊恐发作,常体验到濒死感、失控感,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一般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多见于焦虑症、恐惧症及更年期
是指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表现为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有明
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抖,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恐惧常
导致逃避。对特定事物的恐惧是恐惧症的主要症状。恐惧亦可见于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精神
现为情感反应(喜、怒、哀、愁等)极易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至另一个极端,显得喜
怒无常,变化莫测。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轻度情感不稳可以是一种性格的表现与外界环境无相
应关系的情感不稳则是精神疾病的表现,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指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使对自身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如此。患者对
周围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可见于单纯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
表现为极易因小事而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持续时间一般较短暂。常见于疲劳状态、
指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不相协调。如听到令人高兴的事时,反而表现伤感;或
在描述他自己遭受迫害时,却表现为愉快的表情。见于精神分裂症。
指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变得幼稚,缺乏理性控制,反应迅速而强烈,没有节制和
人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采取的制约和执行计划、克服困难、完成
任务的行动,称意志活动。意向是指与本能如食欲、性欲、防御等有关的活动。动机是指直
接推动意志行动的力量。目的是指行动所指向的目标。行为是指有动机、有目的的行动。
指一般意志活动的增多。这类症状的产生往往与其他精神活动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或以
其为基础,或受其影响,如躁狂状态的患者可在情绪高涨的基础上出现意志增强。精神分裂
指患者的意志活动显著减少,由于情绪低落对周围一切兴趣索然,以致意志消沉,不愿
意参加外界活动,对一切都懒于料理,总感到自己做不了或因为情绪低沉觉得什么都没有意
义,因而不想做,常见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抑郁状态。
指对任何活动都缺乏明显的动机,没有什么确切的企图或要求,不关心事业,也不要求
学习和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在个人生活方面也变得极端懒散,严重时连
本能要求也没有,经常独处,行为孤僻、退缩,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这类症状常与思维贫
乏、情感淡漠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或晚期阶段的精神衰退,也可见于器质性
指患者的意向要求与一般常情相违背或为常人所不允许,因此患者的某些活动或行为使
人感到难以理解,如伤害自己的身体,吃正常人不敢吃的东西。这些行为有时可以在某些幻
觉和妄想的支配下产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和妄想型。
指患者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对立的、相互矛盾的意志活动,且患者意识不到它们之间的
指整个精神活动的增强,涉及精神活动的每一个方面。由于疾病性质不同,可以有很多
在这类状态中,包括有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且伴有一种自身感觉良好的舒
适感。其临床特征为兴奋遍及精神活动各个方面,但以情感高涨更为突出,并且往往以此为
主导而影响和支配其他方面的活动。患者的精神活动在知、情、意各个过程的本身和三者之
间,以及与周围环境保持完整,互相协调和配合,同时,患者的意志活动和表情,也与当时
他的思想、内心体验和愿望相一致,故患者的言语和行动都比较易于理解,并且往往容易引
起别人的共鸣。主要见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躁狂行为。
患者主要表现动作、行为和其他精神活动之间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动作和行为
既无明显的动机和目的,也缺乏一定的指向性,以致杂乱无章,不可理解。本能意向(食欲、
性欲)增强,严重时可出现意向倒错。此外,在整个临床表现中都有一种特殊的愚蠢、幼稚、
做作、冲动、荒谬和离奇的特点,故即使患者显得很快乐,也不能引起他人情感上的共鸣。
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兴奋,强烈粗暴、冲动、杂乱,但又单调刻板,且有一种局限性的性
质,往往无端攻击他人,伤人毁物,既无明显的原因,也无确切的指向和目的,使人无法捉
摸,以致难以防御,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与紧张性木僵交替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
表现为动作行为杂乱,并带有冲动性,甚至可出现攻击性行为。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智
能障碍,严重时出现痴呆现象和人格改变。思维活动缓慢迟钝,反应时间较长,语量增多,
但罗嗦琐碎,并常出现重复言语或持续言语。情感脆弱而不稳定,易激惹,常出现欣快,有
时可见强制性哭笑。多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老年精神病、慢性外伤性精神障碍和麻痹
木僵程度不一,轻时患者的言语、动作和行为显著减少、缓慢,举止笨拙,严重时运动
完全抑制,缄默不语,不吃不喝,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姿态,僵住不动,任何刺激都不能引
起相应的反应或躲避。由于吞咽活动也遭累及,患者不咽唾液,任其沿口角外流,大小便潴
留也不主动排出。白天一般多卧床不起,但在夜深人静时则可稍有活一动或自进饮食,询问
时也可低声回答问题,严重时患者的肢体可任人随意摆布,如将四肢抬高并弯曲成不同的角
度,即使摆在一个极不舒服的姿势,也可保持很久而不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蜡样屈曲。有时
将患者头部拾高离开床面,他持续在一个好似枕着枕头的姿势躺着,即使很长时间,也不自
动矫正,这种现象称为空气枕头。此时患者意识仍保持清晰,对外界变化仍能感知。他完全
知道别人对他的摆布,但却不加以抗拒,当患者摆脱木僵状态后,能回忆并叙述病中的经过。
是一种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下产生的反映状态。表现为一种普遍的抑制状态,患者
的活动明显减少,呆滞,缄默,拒绝饮食,至呈现僵住状态。躯体方面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
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心跳加速、面色潮红或苍白、出汗、瞳孔散大等。有时可见轻度意识障
碍。当环境改变或外因消除后,木僵的症状就可消失,患者对此常不能完全回忆。见于反应
多由急性抑郁引起。患者可缺乏任何自主行动和要求,反应极端迟钝,以致经常呆坐不
动或卧床不起,缄默不语,在反复劝导或追问下,有时可对外界刺激做出一些反应,如点头
或摇头,或微动嘴唇,低声作答,此时,患者的情感活动与内心体验相符,见于抑郁症。
也是精神运动的抑制状态,表现不同程度的木僵,可伴有意识障碍及痴呆表现,还可在
神经系统或躯体及化验检查中发现相应的阳性体征,常见于脑炎后,脑瘤侵入第三脑室、癫
指被动地服从别人的要求和命令,甚至一些不愉快的、无意义的、使患者难受的动作也
指持续地、单调而重复地做一个动作,尽管这个动作并没有什么指向性和意义。常和刻
指毫无目的地、毫无意义地模仿周围人的动作。常和模仿言语同时出现。
违拗症、被动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均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指患者做一些愚蠢而幼稚的动作和姿态,并不离奇,但让人觉得好像是故意装出来的。
指行为离奇古怪,不可理解,常无故做些挤眉弄眼、装怪样、做鬼脸等等奇怪的表情和
指当周围人已向患者提出别的要求后,患者仍重复地做刚才所做的动作,常和持续言语
指不符合患者本来意愿且不受他自己支配而带有强制性质的动作。患者常无强烈的摆脱
的愿望,故缺乏痛苦的体验,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尤其是具有精神自动症的患者。
是一种违背本人意愿·反复纠缠出现的动作,患者清楚地知道,完全没有必要做这些动
作,努力设法摆脱,但徒劳无益,患者常为此感到非常痛苦,对治疗的要求也很迫切。常见
于强迫性神经症和精神衰弱型病态人格,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
意识障碍可分为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和自我意识障碍。
包括对周围环境的清晰度、意识范围以及意识内容的变化等三种类型。
指意识的清晰度水平轻微降低,在安静环境下,患者处于嗜睡状态,呼叫或推动患者肢
体,患者可立即清醒,可以进行简短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外部刺激一消失患
者即又入睡,吞咽、瞳孔、角膜反射均存在。见于功能性及脑器质性疾病。
指患者对外界刺激的阈值明显增高,除强烈刺激外,很难引起反应,患者多处于半睡状
态、表情呆板、反应迟钝、思维缓慢、注意、记忆、理解均有困难。吞咽、角膜、对光反射
均存在,可出现一些原始动作如舔唇、伸舌、强握、吸吮等。在此时定向力逐渐出现障碍。
指意识清晰度水平进一步下降,呼喊和推动肢体也不能引起反应。在强烈疼痛刺激下可
引起防御反射,可见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反射减退,对光反射存在。
指意识完全丧失,患者无自发运动,对任何刺激都不产生反应,反射活动如吞咽、防御、
瞳孔对光反射均可消失,并可引出病理反射。见于严重的脑部疾病和躯体疾病的垂危期。
指意识范围的缩小或狭窄,同时伴有意识清晰度水平下降。意识活动限于较狭窄而孤立
的范围内,患者只能感知一部分体验。一般是发作性的,常突然发生,突然中止,持续时间
不长,可数分钟至数小时,偶见长达数日。见于癫痫、癔症。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朦胧状态,以不具有幻觉、妄想和情绪改变为临床特点。患者可
以执行某种无目的性的且与当时处境不相适应的,甚至没有意义的动作,如在室内无目的地
走动。一般突然开始,持续短暂时间后又突然消失,醒后丧失回忆。又分梦游症和神游症。
梦游症指在睡眠中或入睡一两个小时后突然起床,虽未觉醒但刻板地做某些简单的无目的的
动作,发作几分钟后又上床睡眠,醒后完全遗忘,多见于癫痫和正常儿童。神游症是指在白
天或晨起后无目的地外出游走或到外地旅行,可持续于癔症及颅脑损伤后。
指意识清晰度水平下降,同时伴有大量错觉和幻觉,以幻视较多,幻觉生动逼真,在其
影响下患者多有紧张恐惧的情绪反应,思维言语不连贯,兴奋不安,行为冲动杂乱,对周围
环境定向丧失等表现。谵妄状态多在晚间加重,持续时间可数小时至数日不等,意识恢复后,
对病中经过可有部分回忆,也可完全遗忘,多见于躯体疾病、感染、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与谵妄相似但更严重。患者言语、思维极不连贯,偶见片段幻觉和妄想观念,丧失对周
围环境和对自己的意识,动作单调,有无规则的伸展、抖动、翻转身体等运动性兴奋的表现。
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某一部分感知可能是正确的,但却没有把个别的知觉综合成一个完整事物
的能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多见于严重的躯体疾病、感染、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是伴有意识清晰度水平降低的一种梦境样体验,患者似乎处于梦境中,可伴有幻觉和其
他想象性质的体验,有时可伴有妄想性质的幻想性体验,梦境的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
片段,并与富于情感色彩的梦样幻想交织在一起。患者经常沉弱于这种体验的幻想世界中,
而与周围环境丧失联系。患者可以是梦幻事件的实际参加者,有时则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在梦样状态中可出现假性幻视和幻听,这种状态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见于感染、中毒性精神
是指对自我和周围现实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或对自己各种体验缺乏主观感觉。多持续数
分钟或数小时,有的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可见于神经症、情感障碍的抑郁状态及精神分裂症。
指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内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体验,即两种不同人格
在不同时间内交替出现。多见于癔症,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狂。
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格,称为双重人格。同一个体出现两种以
指患者否认原来的自身,而自称是另外一个人或自称为动物,但并无相应的行为和言语
精神疾病的症状并不是完全孤立的,某些症状常组成为综合征的形式合并出现,这些症
指在意识清晰时出现大量的幻觉,主要是言语性幻听,而幻视及其他感官的幻觉较少见。
幻听常伴有与其相关的妄想及恐惧或焦虑情绪。幻觉症可分为急性(一般持续数日)以及慢
性(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可数月或更长时间)两种。幻觉症多见于酒精中毒(慢性)性精神
病,也可见于感染和中毒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及精神分裂症。
是以幻觉为主,多为幻听、幻嗅等,在幻觉基础上又产生被迫害、被影响等妄想,妄想
一般无系统化倾向,这类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幻觉和妄想之间既密切结合又相互依存、互相
影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器质性精神病等其他精神障碍。
是在意识清晰状态下产生的一组症状,包括假性幻觉、强制性思维、被控制感、被揭露
感,以及系统性的被害妄想、影响妄想等相互联系的症状,还可伴有假性幻觉性回忆,被患
者早已忘却的往事突然以假性幻视的方式出现。这些事件形象生动具体,这种回忆也成为患
精神自动症还可伴有 Capgras 综合征(见后)。精神自动症综合征的突出特点是患者感
到本人的精神活动丧失了属于自己的特性,感到是由外力作用的影响所致。多见于精神分裂
疑病综合征是指对自身健康过分的关注,相信患了某些实际并不存在的疾病,并对微不
足道的一些症状和体征过分夸张,而终日紧张焦虑。可见于神经症、抑郁症、反应性精神病、
是以虚无妄想或否定妄想为核心的一种较少见的综合征、轻度状态时症状不明显,严重
时患者认为自身的内部器官和外部现实世界都发生了变化,部分不存在了,最严重的患者确
信自己和外部世界都已不存在。这类综合征最多见于抑郁状态、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意识
也称柯萨可夫综合征。它的临床特点是识记能力障碍、时间定向力障碍、虚构症和顺行
性或逆行性遗忘症。病初是对其发病后的事件或刚做过的事情不能回忆、常可与记忆错误结
合在一起、患者常以错构症或虚构症的方式去填补既往经历中记忆脱失的空白部分。见于慢
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传染病(如败血症、白喉、斑疹伤寒)、脑
动脉硬化、老年性精神病、脑肿瘤以及中毒性、内分泌性疾病。
最突出的症状是患者全身肌张力增高。它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前者
常有违拗症、刻板言语及刻板动作、模仿言语及模仿动作、蜡样屈曲等症状,紧张性木僵状
态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可无任何原因地转入紧张性兴奋状态,兴奋状态持续较短暂,表现为
突然爆发的兴奋激动和暴烈行为,然后进人木僵状态或缓解,紧张性综合征多发生于意识清
楚状态,少数在梦样意识障碍背景上产生,此时出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障碍以及大量幻想性
形象,意识清醒后对幻想性形象的内容仍能回忆。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症状性精
神病、中毒性精神病、抑郁状态、反应性精神病以及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等三主症。多见于躁狂症,也可见于某种中
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行性抑制三主症,严重时可有急性抑郁症抑郁性木僵,
是指以强迫观念或强迫情绪或强迫动作等一个或多个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异常状态,多见
于强迫性神经症、强迫型人格障碍,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状态、
指关于嫉妒的超价观念和嫉妒妄想,常见于偏执性精神病、偏执型人格障碍者,也可见
于老年性痴呆、颅脑损伤、神经梅毒、多发性硬化、亨廷顿舞蹈症等。
指患者觉得某个人看起来很像另外一个人,如孪生兄弟一样,且认为这两人在同一时间
都存在,而真实的那个人已被他人所替代,例如一位住院的女患者说,来探视她的母亲并不
是她的真母亲,而是一个极其像她母亲的人,或者一个是冒充她母亲的骗子,这是一种特殊
的妄想观念,也可称之为冒充者综合征或者称极其相似者的错觉,这种妄想观念多涉及本人
熟悉戚关系密切的人,这种综合征通常产生于意识清楚状态下,是一种自我功能障碍,可见
于器质性疾病状态,如颅脑损伤、脑萎缩,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忧郁症、偶见于更年期精
指躯体和精神的虚弱或衰竭,具体表现为头痛头晕、注意力涣散、记忆减退、睡眠表浅
多梦、情绪不稳易激动、焦虑不安、情感脆弱易哭、感觉过敏、常觉身体多种不适、易疲劳、
虚弱无力、可有心慌、出虚汗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多见于躯体疾病、感染及脑器质性
是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一类起病急、发展快、病程较短、病情可逆、预后较好的综合征。
具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应迟钝,思维缓慢,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理解困难,
多有定向力障碍,严重时表现为谵妄状态,发作后部分或全部遗忘病中情况,可持续数小时
至数日。多见于躯体疾病、感染、中毒及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急性期。
包括遗忘综合征、痴呆综合征、人格改变以及情感淡漠、行为幼稚等症状,可伴有不同
程度的神经系统体征,但不伴有意识障碍,病情多不可逆。多见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颅
脑损伤及严重的躯体疾病、慢性中毒和缺氧后所致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