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历史。最初,人们着力于对西方图像学理论的理解与推介,继而是基于中国艺术发 展史的深入研究与思考。十余年来,我国有 关艺术图像的研究气氛愈来愈浓郁,更与艺 术学理论有机契合,呈现出不断深化的态势, 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在美术学领域。到20 世纪潘诺夫斯基等人参与研究时达到高潮。其时,有关图像志和图像学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同时将图像从不同层次加以表述,图像研究开始具有学科的意义。人们通过对艺术图像研究三个阶段的分析,将其由表层至深层,由自然意
象征意义。潘诺夫斯基等人的研究为这一领域的探索开辟了宽阔的道路,贡布里希继而开创了现代图像学研究,赋予图像更丰富的内涵,使其象征符号跨越形式的阻隔,指向更为广阔的领域,成为传播思想的工具。
图像研究传入中国以来,便受到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高兴认为,中国自古以来便具有“以图传史”的学术传统[1],李荣有指出, “伏羲以‘河图’、‘洛书’为蓝本绘制先天八卦图,‘图谱之学’由此而生。”[2] 南宋郑樵曾在
《通志• 图谱略》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3]。右图左书,成为中国古人一种重要的治学方法,充分强调了图像 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及至当代,人们更看到图像之于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艺术图像大都不止于对单一艺 术样式的表现,即使重在表现某一门类艺术, 又因其图像内涵的丰富,具有综合与交叉的 意义呈现。有时甚至不止于艺术,而是延伸 于社会、人文等领域,获得更丰富的意义指 向。在艺术趋向于交叉及融合发展的当代, 各门类艺术均表现出对图像的倚重。不仅戏 剧、影视等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大量艺术 信息可以通过历史上各类图像予以承载,即
同样可以图像的方式加以呈现。由于图像拥 有保存与传承信息的功能,因之也就成为记录一切人类艺术活动的最直观、最真实的表达方式。图像对艺术活动及其不同表现形态的呈现,大都体现出人们对美的形式及内容的构建和营造,而在深层,则蕴涵着对“真”与“善”的精神追求。人们以此作为研究方法, 探索历史与现代艺术的内在构成、象征意义与多元发展趋向,同时也就出现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高度吻合。
当代艺术学理论的学科生成,与艺术图像研究迅速形成有机契合
艺术图像研究之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重要价值,首先体现于艺术史研究之中。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深入探索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产生新的研究视点。人们在传统“诗乐舞”融合以及“诗书画”一体等理念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具有综合与交叉意义的艺术特性与规律。无论是李荣有提出的“乐图文”一体的观念[4],还是多位学者提出的“诗乐画”交融的理念,均表现出当代学者对图像研究进入艺术史研究领域的高度关注。艺术史研究首先从门类艺术切入,是必要的,无此便不能解释艺术各部类特殊的运行规律及其
暨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第五届年会”(2019)论文集。
李荣有:《音乐图像学在中国再议》,《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4 年第3 期,第12 页。
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 1995 年, 第1825 页。
参见李荣有:《重构“乐”“图”“文”三位一体的中国
艺术史话语体系》,“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2018);《艺术史整体研究视域下的乐、图、文历史性对话——由〈两汉乐( 舞) 史研究〉引发的思考》,《艺术百家》2018 年第6 期,第26-31 页、第41 页。
阐释历史上丰富、复杂的各类艺术活动的交 叉与综合,也不能解释各种艺术融合中新的 内涵与意义的生成。不仅作为视觉艺术的图 像,而且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图像,乃 至存在于人们思维及想象中的文学图像,均 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无数图像源于各民族 世世代代人们的精神积淀,积蕴在人们意识 深处,呈现为对世界本真与美好事物强烈追 求的意愿。融入艺术史研究的图像研究方法, 已然在研究进程中获得不菲的成果。
艺术图像研究逐渐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 的重要研究方法。在艺术学理论从初创到成 为一级学科的进程中,人们一直把研究方法 的探索视为重要任务。不少作为其他艺术门 类的研究方法,以及各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 均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在众多研究方法之中, 人们对图像研究方法的融入倾注了极大的兴 趣。艺术图像研究以其形象的显现、生动与 逼真的表述、准确和真实的记录功能,为人们 的研究展现新的视界,具有难以替代的功能。二十余年来,艺术图像首先成为绘画、雕塑、工艺、设计等视觉艺术最基本的呈现方式,又 将不同样式中的艺术美因素与图像之美融为 一体,在整体性艺术研究中显现其特有的价 值。人们在相关研究中逐渐超越单一艺术样 式的范畴,将该方法引入音乐图像、文学图像 等研究领域,建构成为具有综合与整体意义 的艺术研究方法。而在艺术学理论开设为一 级学科以来,人们更是将其与诸如艺术社会
艺术图像研究与艺术学理论的契合,更表现于作为分支学科的艺术图像学的出现。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深切感到,艺术图像研 究不仅对艺术学理论具有方法论意义,同时 又因其在学理体系、逻辑生成、知识建构等方 面所具有的鲜明特性,已经显现出学科意义。艺术图像研究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实证 性研究活动,而艺术图像学则是在此基础上 的学理化与体系化建构。艺术图像研究是在 一般艺术图像研究基础上的深化与提升,特 别是近年来音乐图像研究的突破,既重视艺 术图像的历史呈现,又跨越单纯视觉艺术的 局限,拓展于更广阔的领域。其间不仅聚焦 音乐活动,又直接指向舞蹈、戏剧、文学等各 类活动;不仅重视历史的艺术图像研究,同时 注重当代图像研究的拓展,使图像在艺术创 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其涉及学科上,如社 会学、心理学、人类文化学、符号学等,均为艺 术图像研究所关注,体现出其在当代艺术拓 展与创新中的重要价值。
将艺术图像研究引入艺术学理论领域,是该学科不断深化与走向成熟的体现
当代艺术活动与创新呈现出极为丰富与多元的态势,许多活动均已打破艺术门类的界限而拥有综合的交融的特色,这就为艺术学理论研究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正如人们所称,当下已进入图像时代。不仅传统艺术样式可以借重图像学方法予以深化,而且更
潘诺夫斯基指出,图像研究方法“揭示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段、一种宗教或哲学 信念的基本态度”。[1] 其深远意义和价值呈现, 令更多学人确立了研究信念。不仅传统艺术 样式,而且在现代艺术样式的研究中,图像的 地位均越来越重要;不仅造型类艺术,而且在 诸如文学、音乐等样式中,人们也愈加重视对 其图像的观照。各门类艺术的互渗互融、相互支撑与依托,在图像研究中愈加明显。文 学作品以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或物象,已成 为人们精神或意识中的语象,且与其他艺术 样式的图像密切关联。越来越多具有综合与 高新科技特色的艺术样式本身就是多种艺术 元素凝聚与融合的成果,从戏剧到影视、动 漫、游戏等,无不如此。强化具有综合性的多 种元素交融的传统艺术及当代艺术研究,已 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基本使命。其间,该学科对人文及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相关元素的 汲取,以及对其研究方法的借鉴,均属十分必 要。而艺术图像研究方法的引入,不仅体现 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包容性和多元性,而且 充分展示其不断深化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广 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