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LA是一种非蛋白氨基酸,一方面可以直接做为叶绿素(植物)、血红素(动物)等色素相关物质的合成前体,另一方面兼具植物激素功能,可以调控植物的生理活动,核心作用机制为促进气孔开放和叶绿素合成,提高光合效率。目前主要应用在转色、增产、增甜降酸、抗逆、促进光合作用、促生根等功能上,不同作物和需求所使用的浓度、时间节点有较大差异。大地公司曾在柑橘上试验,其转色功能与ABA、茉莉酸相当,且增甜降酸功能更佳。
5-ALA真正应用于农业上的时间并不长,日本COSMO公司在2010年想借助中国农业部将其发酵生产的5-ALA在中国农业市场上落地,但受制于其成本过高和产品纯度最终失败。化学合成发成本高昂(5500元/kg,98 %),发酵生产的5-ALA成本大幅降低(300元/kg,98 %,郑平),为农业生产上低成本应用提供了可能。
国内产业化发酵生产ALA的时间其实也并不长。2019年南宁汉和立项5-ALA,并于2021年达到35 g/L产量水平,是国内较早开始规模化发酵生产5-ALA的企业,其余5家主要企业也是在近三年内推出的产品(苏州纳美特化学合成法与生物发酵法兼有,但生物发酵法产能存疑)。
目前,国内主要推广5-ALA的公司中很多都是刚进入农业领域,并不都具备较强的制剂配方和农业推广能力(或未主推该产品),如华恒子公司沣瑞(化工领域)、众力奇(饲料领域)、深海(医药、动保领域)、九肽(医药领域)等。因此目前5-ALA在实际的应用推广上还极不充分。
此外,5-ALA在饲料添加剂领域和绿色除草剂的潜在应用前景不容忽视。据信,中国农科院旗下北京众力奇就在实际销售应用于饲料级5-ALA,并在推动登记工作;同时开展了5-ALA除草试验,有效降低了其除草应用浓度。
目前,实际产业化技术水平最高的是天工所郑平研究员(60 g/L),但其技术转让费要价过高,产量更高的二代技术目前未能实现转化。若邹祥教授的产量水平能够实现(100 g/L),将带来较大成本优势。
综上,5-ALA作用机制明确,核心功能突出,但在农业领域应用时间较短,现实市场尚在初步培育阶段,限制其推广应用的两大难题分别是:生产成本过高、应用技术开发难度大。
5-ALA农业领域应用市场与公司现有市场重合度较高,与现有从事5-ALA生产的企业相比,龙蟒福生在发酵技术沉淀、农业应用推广上均有较大优势,如果邹教授领先技术能够实现,则福生公司在5-ALA市场占有上具有后发先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