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叙述视角而言,小说在叙事学上属于内聚焦叙述,即叙述者只叙述某个人明白的事,也就是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来讲述故事
叙述者来找狂人,但没看到狂人,只看到狂人的哥哥,哥哥表示狂人曾经得狂躁病,现已痊愈,赴他地做官,有3种可能
序言是文言文,是叙述者叙述“正常的”的生活,表示我们不会吃人;正文是白话文,是狂人的日记幻想,肯定了吃人的可能性
月亮,在西方神话中,是邪恶的象征,比如,月圆之夜,狼人觉醒。而在我国古代中,月亮则是智慧,思乡,皎洁的象征
月光很好,狂人便出来了,但是古往今来,揭示真理的那群人,是智慧的象征,也是视为疯癫的狂人,月亮的双层含义便非常好地拥有了双层含义
传统故事中存在吃人,但是狂人在用典时,却用典混乱了,这不得让人思考,狂人真的发狂了吗?
序言表示真实并不存在吃人,但现实中却从秋瑾和徐锡麟可见存在吃人,于是鲁迅先生就故意令狂人用错典,令读者感觉是个疯子,从而印证了序言中现实并不存在吃人地事实
大前提:他说他们一片吃得,小前提:整片也吃得,结论:他们一整片的人也可以吃得。逻辑有问题,一片包含于整片,但一片吃得了,不一定整片吃得
大前提:他们喜欢吃人,小前提:我是人,结论:他们要吃我,也是有问题的
儿童都被从小教育吃人,文中的“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欺软怕硬表现得活灵活现,不敢反抗权贵,对于同类未堕落的人,也要将其拉下水,这样心里仿佛才平衡
狂人是一个思维敏感,行为举止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他明白了太多的吃人事件,狼子村的吃人事件,古代的易子而食,甚至自己的妹妹也可能被吃了
他每时每刻都不安,总想自己生活在一个吃人的社会,“我也是人,他们也想吃我。”他“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清楚的认识到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不仅仅思想上具有先进性,而且他的行为具有反封建性,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
透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好处,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
“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这是对自我的估价和反思,也是对自己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
狂人是一个生活在自己幻想世界里的既具有迫害症症状又有先进的思想和独立的思考潜力的既疯癫又清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