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尿量适宜。肾功正常时,尿量大都能反映循环情况。一般要求成人均匀地维持每小时尿量 30-40 mL。低于 20 mL 应加快补液;高于 50 mL 则应减慢。有血红蛋白尿者,尿量要求偏多;有心血管疾病、复合脑外伤或老年病人,则要求偏少。
第二: 安静、神志清楚、合作,为循环良好的表现;若病人烦躁不安,多为血容量不足、脑缺氧所致,应加快补液。如果补液量已达或超过一般水平而出现烦躁不安,警惕脑水肿可能。
第五: 保持血压与心率在一定水平。一般要求维持收缩压在 90 mmHg 以上,脉压在 20 mmHg 以上,心率每分钟 120 次以下。脉压的变动较早,较为可靠。
第六: 无明显血液浓缩。但在严重大面积烧伤,早期血液浓缩常难以完全纠正。如果血液浓缩不明显,循环情况良好,不可强行纠正至正常,以免输液过量。
第七: 呼吸平稳。出现呼吸增快,考虑缺氧、代谢性酸中毒、肺水肿、急性肺功能不全等,及时调整输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