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并购萨博的知识产权资产绝非一帆风顺。早年北汽曾有并购意图,但人家“不差钱”,没有出售意愿。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并购的机会才真正出现在眼前。
北汽董事长徐和谊谈到中国企业国际并购的难处时说道:“国际并购,我认为现在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并购还是怀着一种……认为是叫敌意也好,偏见也好,就是不想给你,但是碍于这种环境、这种压力,又不得不看着中国人。说实在的,社会制度不同,他们瞧不起我们,这是他骨子里的,我感受很深。”
这并非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前几年,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归来,董事长傅成玉曾大谈美国人的刁难。西方的利益、傲慢与偏见,无形中在中国企业面前横了一道障碍,这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普遍背景。
北汽首先采用了“借船出海”的方式:找一国外公司打头,以这个公司“打前哨”,因为它对当地的法律、文化、协调政府关系的方方面面轻车熟路。
然而,借来的“船”,到了较劲的时候,考虑到并购后的经营风险问题,宣布退出了!“船”也不是轻易就替你玩命的。
徐和谊说:“这船没了,索性咱们把面具扯了,拉下来,直接正式跟它说,就是知识产权,给我就买,不给拜拜。”
最后,即使瑞典政府当时对并购不满,派人赶到美国通用(萨博2005年已被通用收购)提出异议,但是徐和谊的“就买知识产权”,使并购大大简化成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交易——一手签字一手把知识产权相关的资料运往中国即可。
其实北汽最有技术含量,也是保证并购大获成功之处,就在于对目标的精确锁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对《中外管理》表示:海外并购的风险是有梯次的:风险最小是买人才,第二是买技术、买知识产权,第三是买品牌,第四是把企业都买下来。
“北汽购买萨博知识产权,我觉得这个项目好在完全符合北汽现在的需求,就像男人买东西,是很理性的,需要什么买什么就是好!不是折扣越大就越好。”董扬说。
面对西方式的偏见和障碍,参与并购的中国企业,完全可以以北汽的“外科手术式”并购为启发,把握自己最需要的环节,精确制导、简化交易、直取要害,坚决不做“务虚名而处实祸”的事情!
一次次耐心的“外科手术”,不仅能有效避免所谓的西方式偏见、障碍,也必将使其在点滴之中趋于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