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海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0.78%、45.52%、53.70%,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50%,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但与纽约(将近90%)对比,其第三产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仍需要继续发展第三产业并优化产业结构。对于以国际经济大都市为奋斗目标的上海来说,理所当然地应该把金融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及创意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市应重点发展金融产业、教育产业、文化传媒广告业、软件产业、咨询产业、设计产业这六大知识服务业,力争使上海成为全球信息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之一。
上海现代服务业已呈现一些集群化发展的雏形,但是,要真正促进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仅仅加快培育和形成这些产业集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提升和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这其中当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对服务业集群发展提出指导性的政策导向,做出具体规划,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大力改善集聚区内的软硬件环境,为集聚区培育大量专业人才。
上海作为工业社会的典型城市,要实现将自身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还应加快通讯、信息、交通和服务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切实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与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在这里安心地进行经济投入,创造更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最终得以建立符合实际的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区。同时,大力吸引国内外龙头服务企业入驻也是提升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龙头服务企业在服务业集群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它可以通过产业链作用,将一大批相关联的企业吸引过来,或在其周围逐渐培育出一批为它服务的企业,形成高效率的区域集群系统,以此推动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
纽约产业发展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高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照之,上海应改变把产业科技发展局限于制造业、忽略服务部门研发的传统做法,加大服务业科技投入的力度。通过优化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加强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长产品的价值链,加快独创性设想和新技术向产品的转化,重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的技术服务需求和技术支撑,全面提升上海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随着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新材料等新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三大产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其渗透化、融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纽约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国际大都市产业对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依赖程度降低,而对知识流、信息流依赖程度快速上升。上海应加快用信息技术武装制造业的步伐,抛弃比较成本优势战略,采用科技竞争优势战略,建设国际研发制造中心。
上海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可以充分借助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这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充分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上海国际化发展水平。上海应从长三角地区区域特点、资源优势和现有资源和能力出发,明确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功能错位;积极发展金融、物流、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新兴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高层次的制造业,在全国取得龙头地位。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枢纽,更应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强化服务及辐射功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特大城市群。
5.避免大都市化过程中可能的消极后果,加强中心城区建设
二战后,大都市化成为城市发展主导趋势。在大都市化过程中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纽约市的人口发展和产业发展有着正反两方面经验。工业化时期人口过度密集在客观上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进程。在郊区化等因素的推动下,纽约市的人口大规模外流,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事业和教育机构的外迁。这导致了纽约市经济地位的衰落,并使其正常的经济活动难以维持。纽约在近代城市发展进程中也实施了以新城建设为核心的郊区化规划,并以此作为新的城市增长点。然而,新城建设的热潮退却后,却出现了市中心空心化、内城衰败,郊区新城无法提供足够就业等新问题。
因此,在我国的城市化向大都市区化迈进的过程中,像上海市这样的大城市一旦发生人口大量外流的状况,其后果将难以想象。设法保证上海市区有一个适度的居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是上海市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的重要条件。同时,上海市要从根本上做好“人才高地”的建设,吸引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来这里创业,以增加上海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