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7日,无印良品终于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门店(西单大悦城),方振宁参加完连卡佛在金融街的活动后就无比欢欣地奔向这个如家一般熟悉的地方,“刚刚在连卡佛看到那些奢侈的欧洲名牌,正需要来无印良品冷静一下。像LV这样的老牌奢侈品并没有设计出适合我们这个后工业时代的东西,只是延续传统而已,倒是Muji,创造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纯粹的生活形态。”
这个创建于1980年的品牌,已经成为年销售额1600多亿日元、拥有300多家本土店、70多家海外专卖店的庞大帝国。无印良品连商标都欠奉,却惹来一群死忠的爱好者,奉行不可一日无Muji的生活态度,身患难以自拔的“Muji成瘾症”。日本著名设计师、无印良品设计顾问原研哉说:“无印良品没有品牌策略,我们的初衷就是没有品牌。”
香港专栏作家欧阳应霁认为,一个城市里是否有无印良品店,可以成为是否愿意生活在这个城市的理由。无印良品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因为租约问题暂时撤离香港,引发当时港人疯狂抢购囤货,成为一大憾事,等到2001年重新开业,又惹来一片喝彩声,《号外》杂志还为此出了专刊。欧阳应霁感慨:“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是我们这一代在消费爆炸名牌泛滥当中出生入死挣扎升华的集体私家体会。劫后仅存者有幸定一定神,才知道其实真正的简单干净是何等美好,这也是我们被无印良品一击即中永远忠诚的主要原因。”
当2004年无印良品登陆台湾,《GQ》台湾版甚至把这事拔高到了消费标杆的地步:“仔细看无印良品开店的地方,清一色是成熟资本主义社会。只有消费精致度够高的地方,人们有能力分辨品质的好坏,追求品牌更在意品质,像无印良品这种繁华盛世的素朴产品,才能获得青睐。如今Muji登陆台湾,某种程度来说也代表我们消费品味的进化。”
在大陆还没有Muji店的日子里,建筑师张永和每次去日本,就一定去无印良品买很多小物件回去分送友人。和潘石屹最早合作的建筑设计师们说来都是Muji爱好者,建外SOHO还被评为最适合搭配Muji产品使用的地点。潘石屹也喜欢上了无印家的牛皮纸本子和彩色圆珠笔,整天带在身上,手写博客,拿出来炫耀,“现在人们不需要用笔和纸了,就像我给儿子辛苦做了一晚上的手工《乘法口诀表》原来在网上一搜就搜到,但我对漂亮的笔和纸总是有份情结在。”
“到1980年的时候,日本一般家庭的生活用品都已经很富足、很齐全了,开始想寻找些个性化的东西。当时的品牌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种是售卖同样的东西,追求价格便宜;另一种方向就是给产品加大宣传力度,用广告增加附加值。无印良品不想走第一条路,也不想走第二条路,我们希望站在使用者角度考虑,去掉没有必要的包装,只留下最本质的东西。”无印良品的社长金井政明这样解释Muji的缘起.
2001年8月,无印良品的创始人田中一邀请原研哉加盟。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写道:“很多品牌都以诱发消费者产生所谓‘这个最好’、‘非它不可’的强烈喜好为目的,无印良品的理想却不在此。他想做的,是要带给消费者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不是‘这个’,而是‘这样’。”
无印良品拥有一个各领域最顶级的设计师们组成的梦幻团队,但从来不主动宣传那些“说出来大家都知道”的名字(如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意大利设计师EnzoMari、英国设计师SamHecht等),Muji希望顾客消费的是商品本身,而不是设计师。
这也许是消费社会成熟度的一种表现,但人们就此能摆脱商品的包围,享受精致生活吗?品牌大师沃利·奥林斯提醒道:“即便无印良品是没有品牌的品牌(No-BrandBrand),但你也不能否认,这依然是一个品牌。”
(取材于《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7期报道“消费‘虚空’”,记者谭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