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政府意志的推助都是中国电动车市场的主要驱动。但中国本土汽车工业能否抓住新能源转机,超越跨国汽车巨头在传统动力系统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寄望于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极具竞争力的电动车产业,与日本、欧洲对此已经处心积虑的跨国汽车公司相抗衡,前景并不乐观。
绝大多数中国汽车公司在电池、电动机和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方面并无建树,而他们选择的发展轨迹也首先决定于既有的生存模式,对新能源技术开发上不可能自由取舍。
一方面,大型汽车集团希望通过合资、采购获得全球最新的电动汽车技术,譬如,上汽集团购买通用汽车混合动力解决方案,东风集团刚刚被报道与美国底特律电气控股公司(DetroitElectricHolding)合资。另一方面,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小型民营公司,希望通过自主研发获得先进技术,但总体上收效甚微。
“大家都有掌握核心技术的愿景,但是现实的路径下,企业家们有现实的思考和现实的瓶颈。一个现实的企业家的思路是,拿来主义!”罗兰・贝格合伙人沈军告诉《环球企业家》,“第一步先把车推出来。第二步才是选择其中哪些技术可以转变自有知识产权,从而降低成本。”
这无疑是对本土汽车制造商处境的准确描述。而从根本上,这种各自为政的思路源于中国汽车业的一大弊端:长期以来,缺乏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有效联盟。
日本企业在这方面提供了较为有效的经验。丰田与松下公司合资组建了松下电动车能源公司,其中丰田持有60%的股份;而日产则与NEC共同投资10亿美元组建合资公司生产混合动力、电动车使用的锂电池。“中国要真正成为电动车领先的王国,挑战相当大。第一大挑战就是跟关键零部件厂形成产业联盟。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要形成联盟,否则大规模产业化很难实现。”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日本本田讲座教授、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技顾问陈清泉院士对《环球企业家》说。
除了发展模式的瓶颈,对电池技术的掌控是本土汽车公司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
事实上,电动车的发展仍深受目前电池性能所制约,行驶范围受限制,只适合在短距离往返的城市使用。根据罗兰贝格的报告,到2015年时,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也只有约10%。丰田、通用等汽车巨头会将赌注压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身上,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它内置有小排量的内燃机,而且可以随时通过电源线充电。
而且,与人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中的标准化锂电池不同,每款电动车中的锂电池要面对不同的车身重量、尺寸和动力性能。这就意味着汽车制造商很难像手机制造商那样将电池制造外包,及轻易组装,后者必须在车型研发阶段就与电池制造商联合开发出适合自己使用的电动车电池。
某种意义上,锂电池的性能将会成为未来汽车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正在与日本争夺玻利维亚的锂矿资源。蕴藏丰富锂矿的玻利维亚将会成为电动车时代的沙特阿拉伯。但很遗憾,这场争夺并没有延伸至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博弈策略中。目前,大多数汽车公司仍采购国外电池制造商的产品和技术,来发展自己的新能源战略。上汽、东风未来的电动车核心动力部分的技术,将会来自于两家美国公司。
这看来相当讽刺。出于能源安全考虑而备受推崇的电动车,只不过是把之前对海外石油资源的依赖转变为对海外电池能源的依赖。
如果无力阻止这种毫无想象力的模式运转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或许会有一两家本土汽车公司,例如比亚迪,能够利用能源换代机会脱胎换骨。但包括一汽等大型国有汽车集团在内,大多数本土公司难以如愿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借助国家支持和本土市场的钢性需求,慢慢缩小与跨国汽车巨头之间的差距——这和以往亦步亦趋的发展模式并无区别。对于大多数中国汽车公司来说,在这场能源变革之中不存在太多跨越式的发展机会。
内燃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将会耗时良久。目前包括天津清源等公司在内的一些非统汽车行业、小规模的公司正在努力开发电动车电池、电动机和电池管理技术,且收获颇丰。假以时日,中国汽车产业仍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电动车技术的佼佼者。
不过,这需要本土汽车公司彻底改变上文所述的种种既定思维。开创一种新的“拿来主义”是必要的。将关注更多投给那些原生态的小型民营企业,而不执着于固步自封的竞争体系。无论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美国现代商业模式更迭的轨迹来看,真正的创新永远都会封存于民间。涉及到中国汽车业目前的重组,也可由此转变思路,不要纠结于产能意义上的重组,更有意义的是通过收购实现技术上的整合。
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商业原则是,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有赖于不同角色的参与。而对每一个玩家来说,将自身新能源业务与传统内燃机业务的发展节奏协调到最佳频率,则是对市场洞察力的考量。“对于中国公司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至少在未来3至5年内不应该成为你的研发重心。在这方面,要随着市场应用越广,成熟性逐渐提高,投入逐步增加。”罗兰・贝格汽车行业中心高级项目经理彭波对《环球企业家》说,“完全不去管也不对,奢望一步到位也不对。还是一个循序渐进,投入比例逐渐增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