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迫切希望中国大学的商务教育更加务实。然而,根据中国大学的学术性传统做法,大学更倾向于制造博士头衔,而不是培养具有市场导向的企业管理者。商业学院的院长和教员们很多都没有真正的企业经营思想和经验。这些学术上的领袖不拥有市场经验,因此他们无法将商业实践的金科玉律教授给学生。不像在美国,在那里,企业简直就是商学院的“基本生活必需品”。而中国的私有企业还太年轻,不能够去完成渗透大学以便驱使务实性商务教育发展的任务。而商学院的毕业生需要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经过一番浸淫,学习如何执行具有实践意义的商业战略。其结果是,中国大学制造出一批又批如出一辙的MBA毕业生,而中国的MBA毕业生一面对竞争性的商业环境就措手不及。
中国企业尝试着招聘那些从国外回来的中国学生,以及那些对国外市场经济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但是,比起中国企业,跨国企业的钱袋子更大,而聘请这些回国的中国侨民和学生支付的薪酬又相当高。因此,只有大型的中国企业才能够承受聘请他们的费用,而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则超出了其承受的能力范围。即使是对于大企业而言,它们有能力直接聘用西方人或者是那些在西方工作、生活多年后返国的中国人,但采取这种做法的大企业仍然不多。原因是彼此之间语言的差异,以及将西方的习惯融入到商务和中国企业社交文化中的困难。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最好的选择是,依靠能够帮助自己实现某种具体战术功能的西方服务商,从而弥补这种战术上的差距。中国企业的培训预算在不断攀升,问题在于,它们没有一个管理的基础架构,以便指引和训练新的员工如何发展及执行战术性项目。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于智力资源的惊人浪费,这种浪费是指那些还没有能力承担具体的商业任务,但是却没能得到引导的人。而中国企业的内部培训通常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使之更加复杂。
解决企业商业管理战术性需求的另一障碍在于,最聪明的大学毕业生都在学习金融,因为学习金融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薪水,而且有机会为自己未来的经营业务融得资金。融资诱惑导致其他管理领域人才外流。虽然金融的诱惑在一个企业注重投资的环境里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从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和长远的投资流入角度看,这种情况确实是不可取的。现在企业需要的是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和金融、市场营销、营运分析、采购、物流、预算及控制。
虽然这些管理领域并不像金融那样吸引人,但它们对于一个企业的成功却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现象不太可能改变,除非企业的领导者也将这些领域的货币价值视为维持企业盈利能力的一种方式。而现在,企业领导者都将目光聚焦在让企业成长的投资上,因此,他们将所有的管理学科都放在从属于金融的位置上。对于中国而言,不可能通过短期运行或是局部手段解决这些执行上的问题。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需要用上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培育起来可用于实施战略所需要的商业战术性技能,从而通过创造更多的客户感知价值和更多的商业价值打败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