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界中有关行销研究、消费者研究、顾客需求调查等,研究工具越来越多,理论发展得相当成熟,甚至把顾客需求分为“保健因子”、“激励因子”,前者为吸引顾客上门的基本条件,而后者则为“充分条件”,也是赢过竞争者的地方,产品的“差异化”满足顾客期待之外的需求,才能创造最佳的品牌形象,为公司带来最大的贡献。
经营策略的第二个要素就是“策略决策品质”,首先必须认清策略的“竞争动态性”,其次是策略“重点的选择”。竞争动态性的策略可能创造一连串竞争优势,而不是静态的策略,只能创造一次的优势。尤其是在十倍速的时代,必须不断思考“明天要做些什么?下个月要做什么?明年、五年后或十年后要做什么?”一定要比竞争者想得、做得更快、更远。
“重点选择”攸关策略决策的品质,很多企业样样都想做,结果样样没搞好,因此“焦点经营”、“重点选择”非常重要。策略必须对现存的有限资源做最有效率的分配,对于现存环境的重点,在衡量企业本身的能力后,重点集中运用。集中、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也是影响决策品质一个重要关键。
企业空有策略,如果没有落实执行也是没用的。策略必须对企业经营绩效发挥正面效益,重点在于将其落实于组织中去执行。如果组织很弱,资源不足,再好的策略与创意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如何落实策略的执行力呢?关键仍是老话:企业成败在于“人”。21世纪企业最重要的竞争武器,“人”将超越资本、设备、专利、土地等成为企业的“竞争力”。建议两个重点供业界参考,第一个“人才培育”,第二个“决策透明化”。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Drucker)认为即将来临的社会是“知识型社会”,人不再是组织(大机器)的一颗小螺丝钉,生产因素拥有者不再是资本家,人拥有知识、创造知识生产力,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因素。因而企业追求市场占有率、资本生产力之外,也要提升企业优秀人才的占有率与脑力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