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认为:万向就是生产产品,在赚钱,那就不全了。万向实际上在培养一批人、造就一批人。人与人之间,做人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事就要进一步海阔天空,这两个是辩证统一的。企业家不是唯利是图的,赚钱只是我们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企业家主要是造就一批人,企业最终靠人才来创造。所以说,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取之而有道,用之而欢乐。做企业就要有这个境界,回报社会是企业家的终极思想。
在人才储备上同样需要稳定为先。知识是通过日积月累形成的,观念、文化更是如此。如今人才流动频率非常高,要用一种文化把人凝聚起来才行。我们万向几万名员工就是靠文化精神理念聚集在一起,围绕“奋斗十年添个零”的目标,形成一种文化。如何形成呢?就是要善待、尊重员工,让他们放开手脚干。这就叫:人人头上一方天,个个争当一把手。让每个员工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能。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更重要的则是给员工表现的空间,这是一门艺术。
为此,我们提出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生产专业化,产品系列化。就是把企业做大的同时,再把企业做小。而这,正是做好一个大企业最自豪的地方。企业大有大的好处,可以树立形象,但调动人发挥人专长的时候,就是越小越专越好。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当然,我们也要转变,过去我们仅仅是在有限的资源领域里做了些发展,如今,要从有形到无形方向转变,加大无形的投入。
往哪里投呢?就往人力资源投,早在80年代的时候我们就到吉林工大委培大学生,那时无形的投入现在变成了有形的骨干,但力度还不够。现在,我们在这方面还要加大投入,不光口袋满,而且要变成有精神、有智慧的脑袋,这就要敢于花大代价。
再就是改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加强感情投入。就是尊重他善待他,增加他们的收入和福利,不关心员工的领导肯定不是好领导。
人才聚集起来,在人力软件上进行大投入,这是一个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最大保证。多年来,万向对人才的重视从没有变过。引进“空降兵”需要从实际出发,而更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培养。培养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互相理解与信任,而这一定是日久见人心的,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大家互相了解后才能形成信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靠时间得出的经验,何乐而不用呢?而信任是最低的成本,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走出去。万向就是让员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创万年业。知识是靠人与人的交往得来的。通过走出去,通过交流并综合分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做错了也不后悔。万向从产品走出去,到人员走出去,再到企业走出去,已经在8个国家建成了18个企业。而事实上,万向能有今天,就是因为走出去比较早。走出去的最大经验,就是看到差距,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互相交流,学到了人家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现在我们品牌国际化了,经营国际化了,是中国向世界进军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