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信息报》报道,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时期。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来自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外部影响,以及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引发的内部短期影响因素。由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了正确及时的宏观调控政策,使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我国经济逐步趋于稳定,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企稳回暖的态势初步形成。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是我国经济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这4个月经济困难的表现,一是工业生产急剧减速。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统计数据,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工业增长速度比2008年2-10月的增长速度平均低10个百分点左右,前者的增长速度不到后者的1/3。在工业大幅减速的同时,重工业减速大大快于轻工业,工业产品的销售率明显下降。二是进出口贸易大幅度缩减。2008年11月、12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分别下降9.0%和11.1%,今年1-2月累计下降27.2%。其中出口分别下降2.2%、2.8%和21.1%;进口分别下降17.9%、21.3%和34.2%。三是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实现利润大幅度下降,就业问题凸显。在2008年11月和12月份工业利润增速大幅降低的基础上,2009年1月和2月份,工业利润更是大幅度下降37.3%。同时,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大批农民工提前返乡。春节过后,仍有2300万返乡农民工尚未重新找到工作;2009年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比上年同期减少21万人。四是物价出现负增长,2009年2月,CPI同比下降1.6%,1-2月份累计下降0.3%;PPI同比,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分别下降1.1%、3.3%和4.5%。五是财政收入减幅较大,2009年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下降11.4%。
我国经济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出现严重困难,主要受外部因素以及由外部因素引发的工业存货调整等内部短期因素影响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经济困难主要是工业困难。而不断披露的统计数据越来越有力地表明,在这4个月里,我国工业的生产性和商业性存货出现了急剧大幅度调整。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工业品的商业性库存增加了至少两倍以上,生产企业的存货余额增长了58%,不少工业产品的库存数量比正常年份高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由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相关产品价格急剧下降,引起社会预期的重大转变,企业出现恐慌性的“去库存化”,有的甚至采取“清空存货”的办法。据央行对5000户企业调查统计,2008年9月份存货投资比上月大幅减少638亿元,至11月份存货投资已转为-448亿元,其中原材料存货的调整尤为剧烈,2008年9-11月份5000户企业原材料存货减少额占同期存货减少额的55%。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9年2月末,产成品存货比2008年11月末净减少3311亿元。如果再按照央行数据中原材料库存减少和存货总量减少的关系推算,则2009年2月末全国工业的存货至少比2008年11月末净减少7358亿元,平均每月减少2543亿元以上。而根据财务制度,存货处置时的价格如果同购进价格存在差异,则跌价损失应在当期的利润中扣除。因此,对上述数据进行适当计算,存货调整的因素足可以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这4个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突然性大幅减缓的情况和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作出解析。
而工业增速减缓,加上不断蔓延和加深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使人们的预期和信心发生逆转,这也是导致这段时期经济增速掉头向下的重要短期原因。
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正确措施,经济整体局势得到稳定,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企稳回暖的态势初步形成
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严重短期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经济大势,采取正确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出手之快、出拳之重、措施之准、工作之实,让人惊叹。随着这些扩大内需和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的逐步实施,我国有效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稳定了经济金融大局,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而2009年3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企稳回暖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的态势,首先集中表现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4个月回升和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上。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从2008年12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从低位回升,并在今年3月份一举突破50点关口,达到52.4;同时,今年3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同比达到8.3%,比1-2月份加快4.5个百分点,已经回到了2008年10月份的增长水平。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出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工业上,制造业进入扩张状态表明工业的存货调整正在逐步完成,正在产生新的增长动能。而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回升,则为整个经济企稳回暖提供了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支撑。
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的态势,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开局良好;二是投资和消费增长一直处于加速状态;三是金融稳定,资产负债情况良好;四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苗头;五是对外贸易出口降幅缩小;六是微观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中结构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出现了可喜的积极变化,同时开工率、开台率、开店率明显回升;七是市场物价特别是带有风向标意义的重要产品的价格出现回暖情况;八是乘用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表明消费升级仍在继续。
判断我国当前经济形势,需要走出一些认识误区。近段时间来,社会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出现了较大分歧,悲观的看法较多一些,他们甚至对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未来发展的走势提出了质疑。其依据:一是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如此严重,我国外需明显收缩;二是我国经济结构问题十分突出,经济周期性收缩将持续很长时间;三是居民收入增速减缓,消费增速开始进入加速下滑时期;四是物价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的迹象已经显现。
第一,我国至今仍然是主要依靠内需支持经济发展的国家。过去,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被夸大了。按照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评价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上可以,但对我国是不适当的。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刘遵义在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从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变化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只要积极妥善加以应对,完全可以避免其对我国经济的基本面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而从最近的情况看,随着强力救市措施的推行和伦敦20国峰会达成联手共识,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经济从深度衰退向萧条转变的可能性减小了。第二,我国经济的结构问题是长期问题,并不是短期内突然发生的,实际上,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卓有成效,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证明我国经济结构在整体上出现了向好的趋势。第三,我国居民的消费模式是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而且目前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阶段,加上宏观调控的准确有力,我国消费不可能进入增速加速下滑的状态。第四,随着短期影响因素的逐步消除,物价回暖的迹象已经显现,而且一度出现的短时间的物价下降并没有伴随信贷和货币的紧缩现象,而正好相反,物价的消长变化,特别是出口价格上升、进口价格下降在总体上是有利于我国经济企稳回暖的,并不会出现人们所担心的通货紧缩的情况。
同时,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经济在2008年实现了9%的较快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枝独秀。这就为我国经济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我国经济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赢得了先机;随着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迅速改变,我国正面临着一次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加速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转机;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所处的阶段和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它所具有的资金、资源、劳动力和市场的巨大优势,使我国仍然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而今明两年投资4万亿元和大幅减税的财政政策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定能使我国经济尽快实现从转机到现代化重大转折的转变。
我国经济出现的积极变化和企稳回暖的态势还是初步的,基础尚不稳固。一是经济整体增速仍然处在较低水平,即使是3月份,工业的增长速度也还只有正常速度的一半左右,一季度累计更只有5.1%,还没有2008年第四季度高,同时一季度GDP的增速也还低于去年第四季度6.8%的水平;二是企业经营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存货调整还在进行,效益仍处下降阶段,在39个行业中,有23个行业利润下降,4个行业出现亏损;三是农产品价格稳定难度大,农民增收困难增加;四是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城镇就业计划完成的难度加大,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大批返乡农民工需要重新寻找工作;五是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即使是金融危机过去,国际经济还有可能出现长时间的低增长和高通胀状况,尽管国际经济的形势不能左右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但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多方面不利影响;六是货币资金运行中,M2、M1和M0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需要高度关注的新变化,在M2大幅增长25.5%,M1增长17%和M2、M1的增速同比加快7.7个和8个百分点的同时,M0只增长10.9%,增速同比反而下降了1.8个百分点,这证明,金融形势在变复杂,货币资金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在加大;七是地区和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形势更严峻一些,钢铁、有色和石化行业仍然困难;八是投资支撑的因素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遇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九是随着地方财政减收,使不少地方投资能力减弱;十是不少企业信心仍然不足,短期行为、等待观望态度对经济全面进入平稳较快发展轨道形成不利影响。总之,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因此,必须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经济的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宏观调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来之不易的经济企稳回暖态势维护好,巩固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经济尽快进入平稳较快发展轨道,并在保增长的同时,毫不动摇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