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慢慢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就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来了,人们总会不自觉地吟诵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
清明时节,有很多的风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唐代诗人韩翃写的关于清明时节吃寒食的一首诗。没错,在古代,清明前一天不生火,不吃热的食物,所以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据说是在春秋时代,晋文公为了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在江南一带,人们会用艾草的汁液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上锅蒸熟,便成了香糯的青团。关于青团,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太平天国李秀成的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躲进一个小村庄。有一位农民出手相助,救了陈太平,清军没有善罢甘休,封锁村子,不准村民带食物给陈太平。情急之下,这位农民拔了一些艾草挤出汁,和在面团里蒸熟,变成了青团子。他把青团子放在草中,清军看不出来,陈太平就靠这些青团子活了下来。从此,清明吃青团这个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清明时节,人们还会给逝去的亲人扫墓,寄托哀思。扫墓也是有讲究的。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前。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培上新土,插上新枝,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清明是怀念亲人的日子,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是缅怀英烈的日子……那些被岁月接走的人们啊!愿你们在天堂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