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是一个解构的年代,以前的种种坚持,过去的传统信仰仿佛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它们都在或多或少地遭遇解构,而新的行为准则却没有被确立或还没强大到能够维系整个社会发展需求,能使公众接受。在这种意识、信仰混乱的年代里,人的某些坚持,总是容易在看似一次的偶然中,在尝到一点蝇头小利后,被逐渐地解构掉。殊不知这点蝇头小利让自己放弃了一种力量,出卖了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
我无意于表现自己“多么高尚和伟大”。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谁也逃不开解构的洪潮,平凡而脆弱的我也被解构得七零八落,失去方向,有迷茫,有思考,有挣扎。
曾经我也相信爱情,在大二时,暗暗地喜欢一位如阳光般灿烂的男生,我知道他有一位漂亮的女友,却还总是傻傻地不知厌倦地去看他的每一场球赛。那时的我单纯而纯洁地把他作为我心中“他”的形象,做着虽知不可实现却甜蜜的爱情美梦。可是,就在我满含羡慕地看着他骑摩托车载着女友呼啸而过的那个晚上后,我的幻想与憧憬便被粉碎。就在那晚,他们遭遇了车祸,他幸免于难,而他的女友却被重重地抛在了水泥地上,永远没有爬起来。
我失去了“情敌”,却没有获得爱情。两个月后,我在他的追求攻势下,逃命似地跑了。现如今,我也只是孤单地看着从我面前走过的一对对情侣。
我曾经相信善恶有报,相信公平公正,但在这个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时代,我看到那些道德评判显得那么地无力。在解构中,人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推崇,无论你怎样,或颓废,或张扬,那都是自我个性的体现,甚至那种种在传统中不可为的在现时被称为“酷”“有个性”处处讨人喜欢。我不理解:难道提倡个性张扬就不需要一种要求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了吗?
我总觉得无论道德和行为被解构成什么样,自己都必须有一份坚守,那是一个人存在与发展的基石,是你最初的人格力量。
秋天过后,我仍然穿梭在大学校园的各个空教室中,除了试讲、写实习教案、准备就业推荐表外,手中还拿着一本厚厚的英语单词书。我知道当一种意识受到你周围人普遍接受时,你的抗争会显得幼稚和不识时务。但,我相信自己还是会坚持的。套用某个哲人的话:我之为我,只是因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