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常规考试如期开考。这边厢,福建4名考生因涉嫌高科技作弊,被监考巡视人员中途带出考场(《中国青年报》6月18日);那边厢,北京(《京华时报》6月18日)、辽宁(《辽沈晚报》6月18日)、湖北(《楚天金报》6月18日)、湖南(《长沙晚报》6月18日),也相继传来了考生涉嫌作弊的消息。
面对这种浩浩荡荡的四作弊之风,我们似乎搜索枯肠也再无话可说。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但此种顽劣之风却仍然如此猖獗,难道考试作弊问题真的成为了“德理达难题”——已不想解决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应该被提及:此前,高考作弊问题和四考试作弊问题一样积重难返,但近几年来,高考和四六级考试正在出现明显的分野:高考秩序越来越清明,作弊现象大为减少,而四六级考试作弊问题却变本加厉、肆无忌惮。无疑,找出二者分道扬镳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四六级考试作弊现象甚嚣尘上的根源。
我认为,高考之所以会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由乱而治”,一方面因其本身天然具有权威性和神圣性——这是治理实现的基础;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确实在监管上做足了文章。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近年来,高考制度的创新和改革达到了这样的目的:让考生无弊可做或者无需作弊。而这种改革既强化了高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使考生产生普遍敬畏心理,又让考生看到了无需作弊也能考上大学的希望,甚至会让考生产生“高考作弊是愚蠢的”的理性想法。
而反观四六级考试,一切都让人失望。关于大学生是不是要把全部的心思和资源投入到英语学习上讨论弥漫全社会、废黜四六级考试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凡此等等,都明确无误地折射了四六级考试的制度合法性危机。而让人费解的是,有关部门时至今日仍然对此视而不见,既不给解释,也没有定论,任由这种合法性危机被无限放大。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在监管上仍然乏善可陈,致使作弊现象层出不穷,作弊方式花样翻新。更可怕的是,在四六级考试乱象丛生的现状下,既然还要维持这么一项考试,有关部门却无法也无力对此实行制度创新和改革——四六级考试这个千疮百孔的考试制度,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一地鸡毛的路上狂奔,等待它的或许只有悬崖。
明白了这一切,我们就可以判断:现在流行于四六级考场的作弊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四六级考试制度的失败造成的。而考生的作弊,与其说是道德沦落,诚信缺失,毋宁说是一种或有意或无意的“反制度式抗争”(孙立平语)。大制度的失败,必然造成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的小制度“结队成精”——考生们正在用一种最不道德、最不合法、一种反制度式的偏激方式,去反抗一个已然丧失了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制度。四六级考生何去何从,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答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