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上教资笔试早鸟计划2班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虽然进行了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等的规范,仔细推敲,大家不难发现,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依然是重中之重,这部分知识如珍珠般散落在传统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之中,所以,针对统考后这部分知识的准备,还是离不开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这传统的两门学科。
1.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
2.1924、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3.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狗分泌唾液的实验
20.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31、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这是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的系统研究。
32、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三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33、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10岁以前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是自律道德。
34、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38、布卢姆――掌握学习——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40、罗森塔尔――“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反应”。
41、福勒和布朗――将教师成长划分为三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43、耶克斯、多德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形曲线)
44、艾里斯——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
以上就是总结出的关于教育心理学中常考的历史人物及其著作或观点,另外在记忆这些知识点的时候也要有重要和次要的区分,比如桑代克和雅各布森,前者就更显重要,同时也要区分人名和观点哪个更需要记忆,比如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方法,“教师=经验+反思”
最后祝各位广大的考生都能够马到成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笔试,拿到属于自己的教师资格证!
2017年教师资格证国考辅导课程
华图教师网http://www.hteacher.net